香港演藝圈一直以來都非常重視「綠葉演員」,這些資深配角或許不常擔任主角,但他們以精湛的演技和鮮明的形象,成為幾代觀眾共同的集體記憶。然而,進入2025年末,香港演藝圈卻接連傳出令人悲痛的消息——超過10位熟悉的綠葉演員相繼離世,他們的面孔曾在無數經典劇集中出現,陪伴著香港人成長。這不僅是演藝界的一大損失,也象徵著一個時代的落幕。本文將回顧這些「見慣見熟」的綠葉演員的生平與貢獻,探討他們在香港影視文化中的獨特地位,並反思他們的離世對行業與觀眾的深遠影響。
綠葉演員:香港影視文化的基石
所謂「綠葉」,指的是那些常年飾演配角的資深演員。他們或許沒有主角的光環和流量,卻是每部作品不可或缺的靈魂人物。從警匪片中的老差骨、家庭劇裡的慈父嚴母,到古裝劇中的忠臣奸佞,「綠葉」們用細膩的演技撐起劇情的骨架,讓主角的形象更加立體豐滿。
許紹雄(Benz雄)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他從影逾半世紀,演出超過200部作品,無論是《使徒行者》中亦正亦邪的「歡喜哥」,還是各類市井小人物、黑幫大佬或慈祥長輩角色,他總能憑藉獨特的氣質和紮實的功底讓觀眾印象深刻。許紹雄的角色多變,演繹風格自然生動,為許多劇集增添了色彩。他的表演不僅僅是完成角色,更是賦予了角色鮮活的生命力,讓觀眾在欣賞劇情之餘,也能感受到角色的情感和內心世界。
2025年,香港演藝圈痛失多位這樣的「金牌綠葉」。除了許紹雄因腎癌引發多器官衰竭於10月28日離世外,還有俞明(享年100歲)、夏春秋(享年93歲)、谷峰(享壽94歲)、馮淬帆(享年81歲)等前輩相繼辭世。他們的離開不僅讓業界同僚惋惜不已,也勾起無數觀眾對八、九十年代港產片黃金時期的集體回憶。這些演員的離去,讓人們更加意識到他們在香港影視文化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他們為觀眾帶來的歡樂和感動。
2025年的告別:時代的眼淚
根據媒體統計及公開資料顯示,2025年至今已有超過10位知名綠葉演員離世:
- 俞明:40年代粵語片笑匠,「俞明叔」於2月4日安詳離世。俞明以其幽默風趣的表演風格,為觀眾帶來了無數歡樂。
 - 夏春秋:原名吳錦泉,「六合彩之父」、「冬叔」,他的女兒吳君如公開悼念父親於3月逝世的消息。夏春秋以其親切的形象和幽默的口才,深受觀眾喜愛。
 - 谷峰:邵氏電影公司資深性格演員,《新獨臂刀》、《保鏢》等經典作品主演之一。谷峰以其精湛的演技和硬朗的形象,塑造了許多經典角色。
 - 唐佳和雪妮夫婦:武術指導唐佳於6月23日去世;其妻雪妮則在7月4日隨夫而去。唐佳和雪妮夫婦為香港武術電影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 周聰:《刑事偵緝檔案》、《創世紀》等劇集的常客。周聰以其穩定的演技和多變的角色形象,為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吳博君:《神雕俠侶》、《鹿鼎記》、《天龍八部》等多部金庸劇配角專業戶。吳博君以其精湛的演技和對角色的深刻理解,為觀眾呈現了許多經典的金庸角色。
 - 黎宣、方剛等前輩亦在今年先後辭世。
 
這些名字或許年輕一代未必熟悉,但對於成長於八九十年代的電視兒童而言,「見到就識得叫得出名」——這正是香港電視文化的魅力所在。他們的表演風格各異:有的擅長喜劇搞笑(如俞明),有的以反派或硬漢形象深入民心(如谷峰),還有的專注刻畫市井小民的真實生活(如許紹雄)。無論戲份多少,「做戲交足功課」是這一代演員的共同堅持。他們敬業的精神和對表演的熱愛,值得後輩學習和敬佩。
黃金配角的價值與啟示
香港影視產業之所以能夠在亞洲乃至全球佔有一席之地,「黃金配角」功不可沒。他們的存在不僅豐富了劇情的層次感,提升了整體製作水準,更重要的是,透過長期穩定的演出機會,培養出深厚的觀眾緣和行業認可度。「金牌綠葉」、「最強甘草」、「老戲骨」……這些稱號背後代表著敬業精神與專業素養的代代傳承。這些資深演員用他們的努力和才華,為香港影視產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然而,隨著時間推移及市場環境變化——包括本地製作減少、合拍片興起以及串流平台崛起等因素影響下——新一代本土配角面臨更大的挑戰。「見慣見熟」的面孔逐漸淡出熒幕甚至人生舞台後留下的空白難以填補;同時也提醒我們珍惜當下仍在活躍的老一輩藝術家們所帶來寶貴經驗分享機會。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歡喜哥”許紹雄病危期間獲苗僑偉、佘詩曼等逾30位圈內好友趕赴醫院探望場面感人至深;而“冬叔”夏春秋女兒吳君如在社交平台發文悼念父親時流露真摯情感……這些細節反映出即使身為配角或二線明星, 在同行及家人心目中依然擁有不可替代位置, 並未因角色大小而被輕視或遺忘. 這也提醒我們,在評價一個演員的價值時,不應只看角色的重要性,更應看到他們為作品所付出的努力和貢獻。
結語
2025年是香港演藝圈的傷痛之年, “見慣見熟”的老面孔一個個離開舞台。從“歡喜哥”到“冬叔”, “俞明叔”, “谷峰”, “雪妮夫婦”, “周聰”, “吳博君”等等…每一位都曾用自己的方式詮釋何謂平凡中見偉大。
作為普通觀眾,我們或許無法記住所有角色的名字;但每當重溫舊作時總會驚覺:原來這位阿伯/阿嬸/大叔已經不在人世…這種失落感恰恰證明:真正優秀的表演者即使只做襯托紅花之職也能永留人心。
展望未來,希望新一代從業者能繼承前輩敬業樂群精神;同時呼籲社會各界給予更多支持予本土創作力量—因為只有當台前幕後每個崗位都得到尊重肯定時才能孕育出真正打動人心好故事好角色。
最後借用網友留言:“一路走好!世上再無歡喜哥!”願逝者安息生者堅強—期待有朝一日再次看到屬於新世代既親切又陌生既新鮮又溫暖既“新·舊面孔”。
資料來源:
[2] www.hk01.com
[5] m.yule.360.com
[6] news.ifeng.com
[7] www.youtube.com
[8] global.hk01.com
Powered By YOHO A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