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數位化時代的快速發展,網路安全已成為保障社會穩定運作和經濟發展的關鍵基石。香港特區政府於2025年10月10日正式啟動第二屆實境網路安全攻防演練「以攻築防2025」,旨在透過模擬真實的網路攻防場景,全面提升政府部門及公共機構的網路安全防護能力,為即將舉行的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及立法會選舉等大型活動做好準備。本次演練不僅是對香港網路安全防護能力的一次重要檢驗,更是對潛在風險的一次全面排查。
演練背景與重要性
香港的網路安全環境正面臨日益嚴峻的挑戰。勒索軟體攻擊、資料外洩事件、釣魚詐騙以及供應鏈攻擊等威脅層出不窮,嚴重威脅著香港的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在此背景下,香港特區政府高度重視網路安全,將其視為推動數位經濟和智慧城市發展的先決條件。
「以攻築防2025」網路安全攻防演練正是在此背景下應運而生。該演練是在去年首次實戰演練成功基礎上,進一步擴大規模和提升演練成效的重大舉措。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在啟動禮上強調,安全的網路環境是推動數位經濟和智慧城市發展的先決條件。這次演練不僅是對政府內部防護能力的檢驗,更是為大型公共活動進行關鍵壓力測試,確保相關系統能夠穩健運作。
演練不僅是對政府部門及公共機構現有網路安全防護能力的一次全面檢視,更提供了一個寶貴的實戰平台,使相關單位能夠在模擬真實攻擊的環境下,有效提升應對網路威脅的實戰經驗和技能。此外,透過演練,還能夠及早發現和修補潛在的系統漏洞,從而減少未來可能造成的損失,為香港打造一個更安全、更穩定的數位環境奠定基礎。
演練規模與內容
本次演練規模空前,參與隊伍數量較去年擴大三倍,涵蓋25個政府部門及9間公共機構,共組成34支防守「藍隊」,對抗由15支經驗豐富的紅隊發動的模擬攻擊。紅隊成員包括香港及內地的網路安全專業機構、專上學院,以及由廣東省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推薦的三支頂尖攻擊隊伍,充分體現粵港兩地在網路安全領域的交流與合作。
演練為期三日兩夜,總計60小時,期間紅隊將針對參與機構的指定資訊系統發動多種真實模擬攻擊,包括針對基礎設施、資料庫和網路系統的入侵測試,藉此識別系統弱點和安全缺口。攻擊手法涵蓋多個層面,包括但不限於:
- 滲透測試: 模擬駭客入侵系統,尋找安全漏洞。
- 社交工程: 利用人性弱點,誘騙使用者洩露敏感資訊。
- 阻斷服務攻擊(DoS): 癱瘓目標系統,使其無法正常運作。
- 惡意程式植入: 在目標系統中植入惡意程式,竊取資料或控制系統。
藍隊則需要在維持系統日常運作的同時,運用多種技術和策略偵測及防禦紅隊攻擊,從而強化應對各類網路威脅的實戰經驗和技能。同時,數字政策辦公室還邀請了15間具豐富攻防經驗的內地企業為藍隊提供技術支援,進一步鞏固香港的網絡安全防線。
對香港網路安全生態系統的影響
這次演練的核心在於「以攻築防」的理念,透過攻防雙方的實時對抗,提升防守團隊在壓力環境下的判斷力和決策能力。這種近似實戰的環境不僅有助於技術層面的提升,更強調全方位的網路安全管理與應急處理流程,促進整體安全文化的建設。
此外,演練的意義不僅在於提升參與機構的防護能力,更在於建立一個更堅韌的網路安全生態系統。透過大型攻防演練,能夠及早發現和修補潛在漏洞,減少未來可能造成的損失。演練同時為政府和公共機構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強化跨部門及跨區域的合作機制,為香港打造一個更安全、更穩定的數位環境奠定基礎。隨著香港社會數位化程度不斷加深,網路安全威脅日益多元且複雜,持續舉辦此類實戰演練將成為香港維護網路安全的重要策略。
此外,這次演練也促進了香港與內地在網路安全領域的交流與合作。透過邀請內地的網路安全專業機構和專家參與演練,香港可以學習內地的先進技術和經驗,共同提升網路安全防護能力。這種合作不僅有助於加強香港的網路安全防線,也為粵港澳大灣區的網路安全合作奠定了基礎。
總括而言,「以攻築防2025」網路安全攻防演練不僅規模大幅擴展,涵蓋更多政府部門及公共機構,還引入了多元化的攻防隊伍和技術支援,充分展現了香港在網路安全領域的決心與實力。這次演練不僅為即將舉行的全運會及立法會選舉等大型活動提供了堅實的安全保障,也為香港未來面對日益嚴峻的網路威脅做好了充分準備。展望未來,持續深化攻防演練、強化跨區合作及技術創新,將是香港維護數位社會安全不可或缺的關鍵。隨著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的應用,網路攻防的形態將更加多變,持續舉辦此類實戰演練將成為香港維護網路安全的重要策略。
資料來源:
[1] www.wenweipo.com
[2] unwire.pro
[3] www.info.gov.hk
[4] www.vtc.edu.hk
[5] ezone.hk
[6] news.rthk.hk
[7] www.cyberport.hk
[8] www.hkcd.com.hk
[9] epaper.tkww.hk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