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國際機場於2025年9月底正式推出「容易飛e-道」服務,這項創新舉措利用先進的容貌識別技術,讓符合資格的香港居民在入境時無需出示任何證件,僅需面向鏡頭即可完成身份核實。整個過程僅需約7秒,相較於傳統e-道快1秒,通關效率提升約13%。此創新服務不僅大幅簡化了入境手續,也為旅客帶來更便捷的體驗,預計每年將有約800萬人次使用,標誌著香港機場在智慧通關領域邁出重要一步。
香港機場推出「容易飛e-道」的背景,源於現代旅客對快速、安全及便利通關的需求日益增加。傳統的e-道雖然已經實現自助通關,但仍需旅客出示有效身份證明文件,並經由人臉識別系統核實身份。新系統則利用容貌識別技術,結合「登機易」服務的離境資料,讓符合資格的旅客在回港時無需攜帶證件,直接透過臉部辨識完成入境程序,顯著提升通關速度與便利性。
容貌識別技術的應用與優勢
「容易飛e-道」的核心技術是容貌識別,這是一種利用人工智能和影像處理技術,通過比對旅客臉部特徵與預先登記的資料庫進行身份驗證的方法。使用者只需在通道前面向鏡頭,系統便能快速核實身份,無需掏出身份證或其他證件,整個過程約7秒完成,比傳統e-道快1秒,通關能力提升約13%。這不僅節省了旅客的時間,也減輕了入境處人員的工作負擔,提升整體通關效率。此技術的應用,實際上是將生物識別技術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不僅僅是速度上的提升,更代表著在旅客流量大的機場環境下,如何利用科技手段優化流程、提升效率的一次成功嘗試。
容貌識別技術的優勢不僅在於速度。其非接觸性特點,尤其符合現代公共衛生的需求。在疫情後時代,減少接觸有助降低病毒傳播風險。對於攜帶行李繁重或證件不便取出的旅客來說,這項技術更是極大便利。入境處助理處長柯重鈺指出,該系統預計每年服務約800萬人次,未來將逐步擴展至更多e-道,並有計劃在2027年底前將「容易飛e-道」數量增至52條。這意味著,隨著更多e-道的部署,將有更多旅客能享受到此項服務帶來的便利,香港機場的整體通關效率也將進一步提升。
使用資格與流程簡化
「容易飛e-道」服務的使用資格主要針對年滿11歲或以上的香港居民,且必須在離境時使用香港國際機場的「登機易」服務,並持有香港特區護照、香港簽證身份書、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俗稱回鄉證)或非中國籍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只有符合這些條件的旅客,才能在回港時使用「容易飛e-道」完成無證件入境。這項資格設定,旨在確保系統的安全性與準確性,同時也鼓勵更多旅客使用「登機易」服務,從而形成一個更完善的智慧通關生態系統。
整個入境流程大幅簡化,旅客無需出示身份證明文件或掃描任何二維碼,只需面向e-道前的鏡頭,系統即時進行容貌識別並核實身份,完成入境檢查。這種無縫連接的身份驗證方式,不僅提升了旅客體驗,也減少了排隊等待時間,對於高峰時段的機場運作尤為重要。此流程的簡化,也體現了香港機場在提升服務品質上的不懈努力,旨在讓每一位旅客都能感受到便捷、高效的通關體驗。
未來展望與影響
「容易飛e-道」的成功啟用,標誌著香港機場在智慧通關技術上的重大突破,為全球機場智慧化發展樹立了典範。入境處表示,未來將研究將此技術推廣至其他口岸,進一步便利市民出入境。此外,隨著技術成熟與普及,容貌識別有望結合更多智能系統,如行李自動識別、健康碼整合等,打造更全面的智慧旅遊生態。這種整合不僅能提升效率,也能為旅客提供更全面的服務,例如,行李自動識別可以減少行李丟失的風險,健康碼整合則能簡化健康申報流程。
隨著生物識別技術的廣泛應用,個人資料保護與隱私安全也成為重要議題。政府需持續完善相關法規與技術措施,確保資料安全,防止濫用,增強公眾信任。同時,需要加強公眾教育,提高民眾對於生物識別技術的認知與理解,消除疑慮,促進技術的健康發展。整體而言,「容易飛e-道」不僅提升了香港機場的通關效率,更為未來智慧城市的發展奠定基礎,展現出科技助力公共服務的巨大潛力。
總結來說,香港國際機場推出的「容易飛e-道」服務,透過容貌識別技術實現快速入境,無需出示證件,為旅客帶來前所未有的便利與效率。此舉不僅提升了機場的通關能力,也反映出香港在智慧旅遊和公共服務數碼化方面的領先地位。隨著技術的持續推廣與完善,未來香港的出入境體驗將更加智能化與人性化,為市民和旅客創造更優質的服務環境,鞏固香港作為國際航空樞紐的地位。同時,也為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機場提供了寶貴的經驗,促進全球智慧通關技術的發展。
資料來源:
[1] news.cnyes.com
[2] www.hk01.com
[3] unwire.hk
[7] www.heatalk.com
[8] news.rthk.hk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