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海關與香港城市大學於2025年9月11日在莊嚴的海關總部大樓簽署了一份合作備忘錄,共同宣布將攜手推動搜查犬智能頸圈的數據研究與分析。此舉不僅是香港在智慧執法科技應用上的一個重要進展,更象徵著執法機關與學術機構之間更緊密的合作關係,旨在透過科技創新,提升搜查犬在打擊走私及其他違法行為方面的執法效率與準確性。
執法機關一直積極尋求各種創新工具以提升工作效能,在此背景下,搜查犬的角色愈發重要。牠們敏銳的嗅覺和高度的訓練能力,使其在查緝違禁品方面扮演著關鍵角色。此次合作備忘錄的簽署,正是為了進一步強化搜查犬的執勤能力,其核心在於利用智能頸圈收集搜查犬在執勤過程中的生理及行為數據,並藉由香港城市大學的專業技術進行深入分析,從而更全面地了解搜查犬的工作狀態與反應模式,並以此為基礎優化訓練方法及執法策略。這不僅能夠提升搜查犬的工作效率,同時也能夠更好地保障犬隻的健康與福祉,確保牠們在最佳狀態下執行任務。
智能頸圈的多重優勢
智能頸圈的應用為搜查犬的執勤帶來了多重優勢。首先,透過實時監測搜查犬的心率、活動量及壓力指標,執法人員能夠即時掌握犬隻的身體狀況,及時發現潛在的健康問題或過度疲勞的跡象,從而避免牠們在執勤過程中受到不必要的傷害。這不僅是對搜查犬的保護,也有助於維持牠們的工作表現。
其次,透過對搜查犬在不同環境和情況下的行為特徵進行數據分析,執法人員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牠們在辨識目標氣味時的反應模式。這有助於調整訓練方案,使犬隻能夠更有效地辨識目標氣味,進而提升搜查的準確性和效率。例如,如果數據顯示犬隻在特定氣味環境下容易分心,訓練師便可以針對性地加強牠們在該環境下的專注力訓練。
再者,智能頸圈收集到的數據還可以用於評估不同搜查策略的成效。透過分析犬隻在不同搜查策略下的表現數據,執法人員可以找出最佳的搜查模式,並將其應用於未來的執法行動中。這不僅能夠提升整體執法質素,也能夠為未來的執法策略提供科學依據。例如,比較不同搜查路線或搜查方式的成效,從而選擇最有效率的方法。
產學合作的典範
這項合作也充分展現了香港海關與本地學術機構之間緊密的合作關係,促進了科技成果的實際應用。香港城市大學作為本地頂尖的研究機構,具備先進的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技術,能夠將搜查犬的生理與行為數據轉化為具體的改進建議。這種產學合作模式不僅提升了海關的執法能力,也為本地科研注入了實務需求,推動了智慧執法技術的發展與創新。透過與學術界的合作,海關能夠不斷引進最新的科技和知識,保持其在執法技術上的領先地位。
未來的展望
展望未來,隨著智能裝置和大數據技術的不斷進步,搜查犬智能頸圈的功能有望進一步擴展。例如,可以考慮結合定位系統、環境感測器等,實現更全面的監控與分析。這將使海關在面對複雜多變的執法環境時,能夠更靈活且精準地部署搜查犬資源,提升打擊違法活動的效率與成功率。同時,這也為其他執法部門提供了可借鑒的智慧科技應用範例,推動整體公共安全水平的提升。例如,透過定位系統,可以實時追蹤搜查犬的位置,確保牠們在安全範圍內執行任務;透過環境感測器,可以監測搜查環境中的溫度、濕度等因素,了解其對搜查犬工作表現的影響。
總而言之,香港海關與香港城市大學簽署的搜查犬智能頸圈合作備忘錄,不僅是科技與執法結合的創新嘗試,更是提升執法效能與保障犬隻福祉的重要里程碑。透過科學數據的支持,搜查犬的訓練與運用將更加精準和高效,有助於香港維護邊境安全和社會秩序。未來隨著技術的持續發展,這項合作有望帶來更多突破,為智慧執法開創新局,並為其他地區的執法機構提供寶貴的經驗與啟示。
資料來源:
[1] www.info.gov.hk
[2] zh.wikipedia.org
[4] hkcd.com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