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藝術界盛事即將展開,香港藝術館將於2025年8月30日至2026年1月14日,在其二樓專題廳隆重舉辦「鑑古識今──敏求精舍六十五周年」大型收藏展覽,以慶祝敏求精舍成立65週年。這不僅是一場藝術盛宴,更是一次對香港作為國際藝術收藏重鎮地位的有力彰顯。本次展覽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與敏求精舍聯合主辦,香港藝術館及敏求精舍共同籌劃,並獲香港藝術館之友鼎力贊助。展覽將匯集超過400件珍貴藏品,數量之龐大堪稱歷屆之最,涵蓋中國書畫、陶瓷、青銅器、漆器、玉器、竹刻、家具及鼻煙壺等多種藝術品類,全方位展現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與香港在藝術收藏領域的雄厚實力。
敏求精舍:六十五載的收藏傳奇
敏求精舍成立於1960年,秉持「好古,敏而求知」的精神,在過去六十五年中,致力於古物收藏與藝術研究,已發展成為香港乃至國際上備受推崇的頂尖藝術收藏組織。本次展覽不僅是精舍會員四十多位收藏家的心血結晶,更將首次公開敏求精舍的珍貴文獻,包括創會章程、會議紀錄及會舍用印等,讓參觀者能深入了解該組織的發展歷程與文化使命。這些文獻不僅記錄了敏求精舍的成長,也反映了香港藝術收藏界的發展軌跡。
鑑古識今:傳統與現代的交融
本次展覽以「鑑古識今」為主題,旨在透過當代策展角度重新詮釋文物,呈現古代帝王、文人雅士與現代藏家之間共通的鑑藏品味。策展團隊更巧妙地結合「文化×科技」理念,運用全息投影等創新科技,將多件文物以立體形式呈現,讓參觀者能在互動體驗中「親手」把玩藏品,深入探索文物背後的歷史故事與文化內涵,從而提升觀眾的參與感與認知深度。這種創新的展覽方式,不僅讓古老的文物煥發新生,也讓更多年輕一代對中國藝術產生興趣。想像一下,觀眾可以透過全息投影,360度欣賞一件精美的青銅器,甚至可以模擬觸摸其紋飾,這種沉浸式的體驗無疑將大大提升展覽的吸引力。
文物背後的故事:器以載道
展覽中的藏品年代橫跨青銅時期至20世紀,涵蓋皇家舊藏及多件重量級文物,充分展現香港這個彈丸之地如何承傳並發揚世界級的收藏力量。這些文物不僅是藝術品,更是歷史與文化的載體,透過其形制、紋飾與工藝,反映古人對天地自然的敬畏、對秩序的追尋,以及文明交融的無聲印記。正如展覽所強調的「器以載道」,每件器物皆是通往古人精神世界的密鑰,讓觀眾得以鑑古而識今,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例如,一件刻有精美龍紋的玉器,不僅展示了古人的高超工藝,也反映了當時社會對權力的崇拜;一件文人書房裡的竹刻,則體現了古代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與精神追求。
為了讓更多市民及遊客參與這場文化盛事,展覽票價設計也兼顧不同群體的需求。標準門票為30元,團體票(20人或以上)21元,全日制學生、殘疾人士(及一名陪同看護人)、60歲或以上長者及綜援人士票價為15元,博物館通行證持有人可免費入場,讓不同背景的人士都有機會親身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
「鑑古識今──敏求精舍六十五周年」展覽不僅是對敏求精舍六十五年來收藏與研究成果的全面展示,更是香港藝術館推動中華文化傳承與創新的重要活動。透過結合傳統與現代科技,展覽成功將古代藝術瑰寶以嶄新方式呈現,提升公眾對中國藝術的認識與興趣,促進文化交流與教育。可以預見,這類跨界合作與創新策展方式,將有助香港持續鞏固其作為國際文化藝術樞紐的地位,並推動本地藝術收藏與文化事業的蓬勃發展。這次展覽不僅是一次藝術的盛會,更是一次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它將激發更多人對中國藝術的熱愛,並為香港的文化事業注入新的活力。
資料來源:
[1] www.hkong.cn
[2] www.info.gov.hk
[5] hk.art.museum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