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老師化身廣東話推手:Ms Liv串連學校家庭社區,傳承母語文化

在多元文化交融的澳洲,一位來自香港的前中學英文及英國文學老師Ms Liv(Olivia),正以其獨特的教育理念,積極推廣廣東話、繁體中文字和香港文化。在全球化和科技快速發展的背景下,語言和文化的傳承顯得尤為重要。Ms Liv的努力不僅是為了維護一門方言,更是在守護一段歷史、一種價值觀,以及跨世代連結的平台。她的教學方法強調「玩中學」的重要性,並主張語言教育必須結合家庭、學校與社區三大元素相互支持,才能達致最佳效果。在人工智能時代下,她更提出孩子需要具備強化讀寫能力與提問能力,以應對未來挑戰。本文將深入探討Ms Liv的教育理念和實踐,以及她如何透過創新方式,在海外推廣廣東話和香港文化。

寓教於樂:「玩中學」的教學理念

Ms Liv曾在香港嘉諾撒書院任教十年,擁有豐富的教學經驗。轉型成為澳洲推動廣東話教育的重要推手後,她深感傳統語言課堂的枯燥乏味,容易讓學生失去學習興趣。因此,她設計了充滿遊戲和互動的課程,讓孩子們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自然掌握廣東話。這種「玩中學」的方法,不僅提升了學生的語言技能,也加深了他們對香港文化的認識和歸屬感。例如,她會利用廣東話童謠、故事和遊戲,讓孩子們在玩樂中學習詞彙和語法,同時了解香港的風俗人情。這種寓教於樂的教學方式,深受學生和家長的歡迎。

三位一體:家庭、學校與社區的協同作用

Ms Liv深信,語言教育的成功,有賴於家庭、學校與社區的緊密合作。為了擴大影響力,她創立了名為Cantopia(港呢啲)的多媒體平台,包括Instagram、Facebook及YouTube等社交媒體帳號,在這些平台上分享教學心得、家長小貼士以及豐富的香港文化資源。她堅持只有當家庭、學校與社區三者形成良好互動網絡時,孩子才有機會真正掌握並活用廣東話。

  • 家庭的支持與陪伴: 家長在日常生活中的鼓勵與陪伴,是促進語言習得不可或缺的一環。Ms Liv鼓勵家長在家中創造廣東話語境,例如一起觀看廣東話電視節目、閱讀廣東話故事書,或者用廣東話進行日常對話。
  • 學校的系統化課程: 學校提供系統化且生動有趣的課程,幫助學生掌握廣東話的基礎知識和技能。Ms Liv的課程設計,注重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同時融入香港文化的元素,讓學生在學習語言的同時,也能夠了解自己的文化根源。
  • 社區的真實情境應用: 社區活動讓孩子能將所學運用於真實情境,加深理解和興趣。Ms Liv會組織學生參加社區舉辦的香港文化活動,例如農曆新年慶祝活動、中秋節燈籠展覽等,讓學生有機會在真實情境中運用廣東話,並感受香港文化的魅力。

面對AI時代:強化讀寫與提問能力

在人工智能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不少人誤以為AI可以取代人類寫作及思考。但Ms Liv指出,這恰恰凸顯出培養扎實讀寫能力和批判性思考的重要性。她認為現代教育應該幫助學生不僅懂得使用工具,更要懂得如何提出問題、自主思考,以免被技術所限制或取代。因此,她在教導廣東話時,也特別注重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表達想法的能力,而非單純背誦詞彙或文法規則。她鼓勵學生勇於提問、獨立思考,並用廣東話表達自己的觀點。

Ms Liv的努力,為海外華人子女的母語教育開闢了一條新的道路。她透過創新教法及跨界合作,有效激發年輕一代對粵語文化身份認同感。同時,她也提醒各界:只有當家庭願意投入時間陪伴、教師持續創新教材,以及社區提供豐富資源,共同營造支持氛圍,才能讓母語教育落地生根,不斷茁壯成長。

隨著全球化及科技變革加速,多元文化共融將是重要趨勢。像Ms Liv這樣致力於本土文化保存的人士,其努力不僅是維護一門方言,更是在守護一段歷史、一種價值觀,以及跨世代連結的平台。期待更多類似Cantopia的平台出現,使更多海外華裔兒童能夠自信流利地使用廣東話,同時深化對自身根源文化的理解與驕傲。

Ms Liv以其獨特視角重新定義了粵語教育方式:透過遊戲式互動激發興趣,以家庭-學校-社區三位一體模式鞏固基礎,再配合面向未來的信息素養培訓,有效回應當今多元且快速變遷世界中的母語傳承需求。此舉不但促進澳洲華裔族群內部凝聚,也彰顯出跨地域、多層次合作對保育地方文化的重要價值,是值得借鏡並持續關注的一股正向力量。她的故事啟示我們,在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對自身文化的堅守與傳承,不僅是個人身份認同的需要,更是維護多元文化和諧發展的重要基石。

資料來源:

[1] www.sbs.com.au

[2] www.youtube.com

[3] www.instagram.com

[4] www.youtube.com

[5] www.sbs.com.au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