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生與內地青年共升旗,在交流中認識彼此,加深對歷史的共同理解。

香港與內地青年攜手於2025年8月17日在金紫荊廣場舉行聯合升旗儀式,這不僅是一次莊嚴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更象徵著兩地青年對國家歷史的共同認知不斷加深,以及對彼此文化的尊重與理解。儘管受到雷暴警告的影響,原定的升旗儀式改為展示國旗,但這項活動依然成功地促進了香港與內地青年之間的交流與互動,為未來更深入的合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此次活動由香港青少年軍總會、清華大學及復旦大學學生國旗儀仗隊共同參與,並獲得香港特區政府民政及青年事務局的大力支持。這種跨機構、跨地域的合作模式,充分展現了香港與內地在青年交流方面的積極姿態和共同願景。

歷史與教育意義的交織

此次聯合活動選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之際舉行,具有極其重要的歷史和教育意義。透過共同參與升旗或展示國旗的莊嚴儀式,兩地青年得以緬懷革命先烈,深化對中華民族團結抗敵歷史的認識。抗日戰爭是中國近代史上最為重要的篇章之一,它不僅關乎民族存亡,更塑造了現代中國的國家認同。讓年輕一代了解這段歷史,有助於他們更加珍惜當下的和平與繁榮,並激發愛國熱情。

事實上,這並非首次內地高校與香港合作舉辦類似升旗禮。早在2024年,雙方就已成功舉辦過一次,而本次活動正是對這一良好開端的延續和鞏固。這種持續性的交流機制,有助於建立更為穩定和長久的合作關係,為兩地青年提供更多互動和學習的機會。

文化融合與交流互鑒

香港學生在交流中表示,通過這樣的平台能夠「互相學習不一樣的地方」,這句話充分體現了文化融合的重要性。香港青少年軍代表彭同學指出,由於文化背景差異,包括生活方式、行為規範及教學模式等方面存在不同,因此雙方在交流中既有挑戰也有機會。他強調作為東道主,香港青年在此類活動中發揮領導作用,不僅協助內地學生適應本港獨特的升旗模式,也促進彼此理解和尊重。

這種文化交流不僅限於形式上的合作,更體現在深入的互動和學習中。清華大學和復旦大學的代表對香港青年的活力及紮實訓練表示讚賞,並對香港的教育體系留下了深刻印象。而首次來港參加儀式的大陸學生則感受到激動且珍貴的人生經驗,他們親身感受了香港的文化氛圍,並與香港學生建立了深厚的友誼。這些寶貴的經歷,將對他們未來的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

友誼與凝聚力的深化

除了提升歷史認知外,此類跨地域聯合活動還有助於增進中港兩地青年的友誼和凝聚力。在全球化背景下,不同地域間文化差異不可避免,但透過正面溝通和平等交流,可以建立更堅實的人際網絡和情感連結。本次聯合升旗禮不僅是形式上的合作,更象徵著「同心同根」的理念,即使身處不同城市甚至制度環境下,共享一段光榮歷史並肩前行。

此外,此類經驗亦培養青年人的責任感、領導力以及跨文化溝通能力,有利於未來社會多元融合發展。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青年人需要具備更廣闊的視野和更強大的適應能力,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而參與此類跨地域交流活動,正是培養這些能力的有效途徑。

中港兩地青年藉由聯合升旗這一具象徵意義的公共儀式,加強了彼此對中國近代重要歷史事件的共識,同時推動愛國主義精神深入人心。這種以實際行動促進理解與團結的方法,不但豐富了雙方青春記憶,也為未來更多元、更深入、更持續性的交流奠定基礎。在全球政治經濟環境複雜多變之際,加強民族認同感及凝聚力尤顯重要,而年輕一代正是承擔這份使命的重要力量。因此,我們期待未來能見到更多此類跨地域、多層面的合作項目,以深化中港關係並培育新時代公民意識,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資料來源:

[1] bau.com.hk

[2] www.i-cable.com

[3] today.line.me

[4] zijing.com.cn

[5] hkac.org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