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約車規管:陳美寶強調不會為管而管」

香港網約車新規劃:陳美寶的平衡術

香港政府正積極推進網約車合法化,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頻頻發聲,闡述政府的規管框架及願景。在網約車議題上,各方意見角力,陳美寶的任務,就是在市民需求、行業發展、司機生計以及政府監管之間,尋求一個微妙的平衡點。

開放與限制:車輛總量控制的藝術

政府提出的網約車規管框架中,車輛總量控制是核心議題之一。陳美寶多次強調,不會無上限發放網約車牌照,以避免市場出現惡性競爭,重蹈其他地區「割喉式減價」的覆轍。她認為,香港道路承載能力有限,過多的網約車反而會降低整體載客效率。

但另一方面,陳美寶也表示,車輛數目可以「動態規劃」,不一定要「一步登天」。她意識到,過於嚴苛的「硬指標」或「硬限制」可能會影響市場運作,窒礙有意參與者。這意味著,政府在設定車輛總量時,會保持彈性,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避免過度限制市場發展。

牌照簽發:簡化流程,鼓勵參與

為了吸引更多人參與網約車服務,陳美寶表示希望網約車牌照簽發制度可以較為簡單,避免衍生二手或炒賣情況。這顯示政府有意降低網約車的入場門檻,鼓勵更多合資格的車輛和司機加入,從而增加市場供應,滿足市民的出行需求。

收費機制:市場主導,政府監管

關於網約車的收費機制,陳美寶傾向由市場主導,讓平台根據供需關係自行定價。但她也強調,政府會保留權力,一旦市場出現失衡情況,例如「割喉式」惡性競爭,政府將會介入規管。這意味著,政府會在一定程度上監察網約車的收費情況,確保市場的公平競爭和司機的合理收入。

司機資格:兼顧的士司機,優化考試

在司機資格方面,陳美寶表示,如果司機已通過的士駕駛筆試,則已滿足作為網約車司機的規定。這項安排既能簡化網約車司機的入職流程,也能吸引更多現有的士司機轉型成為網約車司機,促進兩個行業的融合。同時,政府也計劃改善的士筆試,吸引更多新人入行,為整個行業注入新的活力。

車齡限制:安全考量,平衡各方

政府建議對網約車的車齡設限,外界普遍認為是七年。陳美寶解釋,車齡限制是基本框架,有助於網約車平台及政府監管車輛安全。但她也表示會考慮各方意見,在安全考量與實際操作之間取得平衡。

網約車與的士:非零和博弈,共存共榮

面對的士業界的擔憂,陳美寶多次強調,網約車與的士並非「零和博弈」,兩者可以共存共榮。她認為,車隊的士在街頭接載及的士站候客等方面具有傳統優勢,而網約車則能透過網絡平台提供更便捷的預約服務。透過完善監管網約平台,也能惠及的士業界,促進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

市民福祉:安全出行,多元選擇

陳美寶反覆強調,政府規管網約車的首要考慮是市民的利益。她希望透過引入網約車,為市民提供更安全、更多元的出行選擇,同時提供更優質的點對點交通服務。她認為,網約車的出現可以彌補現有交通服務的不足,滿足市民的不同出行需求。

前路漫漫:穩步推進,持續監察

網約車合法化是一個複雜的過程,涉及法律修改、制度建立以及各方利益的協調。陳美寶表示,政府會穩步有序推進,並持續監察市場變化和市民需要,適時作出調整。她希望透過政府、業界和市民的共同努力,讓香港的網約車服務能夠健康、平穩和有序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