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通緝海外人士 英國承諾保障在英人士安全」

海外港人風波:英國的介入與香港的反制

近年來,香港局勢持續引發國際關注,特別是《香港國安法》實施後,不少香港民主派人士流亡海外。英國政府對此表現出高度關注,並採取了一系列行動,與香港特區政府產生了尖銳的對立。

英國官員會晤被通緝港人:支持還是干預?

英國外交官員,包括外交大臣林德偉和政務次官衛倩婷,近期會見了多名被香港政府通緝的海外港人,例如鍾劍華、鍾翰林、劉珈汶和張晞晴等。這些人士因涉嫌干犯危害國家安全罪行而被香港警方通緝。英國政府的舉動,無疑是對這些流亡港人的一種支持,表明英國將保障在英港人社群的安全,並反對任何外國政府試圖脅迫、恐嚇或傷害海外異見者的行為。

然而,香港特區政府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和譴責,認為英國官員與被通緝者會面,是企圖干預特區依法採取的執法行動,干涉純屬中國內政的香港事務。特區政府強調,危害國家安全是非常嚴重的罪行,任何國家都不會袖手旁觀,香港執法部門會根據證據、嚴格依照法律採取執法行動,與政治立場無關。

香港的反制措施:撤銷護照與跨境鎮壓指控

為了應對海外港人活動,香港特區政府採取了一系列反制措施。其中一項重要的舉措是撤銷羅冠聰、蒙兆達、劉祖迪、鄭文傑、霍嘉志及蔡明達等六名流亡人士的香港護照。此外,港府還懸賞100萬港元通緝多名被控違反國安法的海外香港民主派和異議人士。

這些措施被視為對海外港人的一種施壓,旨在阻止他們繼續進行反對活動。但同時,也引發了國際社會對香港人權狀況的擔憂。一些人權組織和國家政府譴責香港政府的行為,認為這是對言論自由和政治自由的壓制。更有甚者,英國政府指責香港當局針對被通緝者的家人親友是在散播恐懼,目的是要恐嚇和平維權者,令他們噤聲。

此外,在英港人聯同超過20個團體向英國首相發出聯署信,要求英國政府保護在英的香港民主活動人士,並強烈呼籲英國加強打擊中港跨境鎮壓行為。這反映了在英港人社群對自身安全的擔憂,以及對英國政府提供更多保護的期望。

跨境鎮壓:長臂管轄的爭議

隨著香港局勢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中國政府可能正在通過各種方式,對海外的香港異見人士進行跨境鎮壓。例如,有被通緝的親民主活動分子的鄰居收到匿名信件,呼籲英國政府採取行動保護在該國的香港人。

這些事件引發了對中國「長臂管轄」的擔憂,即中國政府試圖將其法律和政策延伸到海外,對其他國家的公民和居民進行控制。這種做法不僅侵犯了其他國家的主權,也威脅到海外異見人士的安全和自由。

英國的回應與未來的挑戰

面對香港局勢的變化和中國的跨境鎮壓行為,英國政府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壓力,需要採取更積極的措施來保護在英港人。除了公開譴責香港政府的行為外,英國政府還可以考慮採取以下措施:

  • 加強情報收集和分析: 了解中國政府在英國的活動,並及早發現和制止跨境鎮壓行為。
  • 提供法律和經濟援助: 幫助在英港人應對法律挑戰和經濟困難,確保他們能夠在英國安全地生活和工作。
  • 加強與其他國家的合作: 與其他關注香港局勢的國家合作,共同應對中國的挑戰。
  • 修改相關法律法規: 確保英國的法律法規能夠有效地保護在英港人免受跨境鎮壓的侵害。

香港與英國的未來關係

香港問題無疑已經成為中英關係中的一個重要議題。英國政府對香港的關注和介入,引發了中國政府的強烈反對。未來,中英關係將會如何發展,取決於雙方如何處理香港問題。

對於英國來說,如何在維護自身利益和價值觀的同時,避免與中國發生衝突,是一個重要的挑戰。對於香港來說,如何在《香港國安法》的框架下,維護自身的自治和自由,也是一個艱難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