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倫以7.5億收購景隆街地盤 成交價較強拍價大幅折讓」

永倫集團頻頻沽貨背後:香港地產市場風向轉變?

近年香港樓市波動不斷,無論是住宅、商廈還是店鋪,價格都較高峰期有所回落。不少投資者選擇拋售物業,其中,以「收租王」之稱的永倫集團的動作最引人關注。從一周內連環出售多項物業套現10億港元,到蝕讓出售多個核心區域的物業,永倫集團的一系列舉動,是否預示著香港地產市場正在發生重大轉變?

「收租王」的減磅行動

永倫集團的頻繁出售物業,並非一時興起。早在幾年前,集團就開始陸續出售旗下物業,包括紅磡黃埔花園、鴨脷洲海怡半島、觀塘麗港城及鰂魚涌太古城等多個單位,套現超過1億港元。近期,永倫集團的出售動作更加頻繁,涉及金額也更加龐大。

  • 蝕讓出售核心區域物業

永倫集團在核心商業區的物業出售,尤其引人關注。例如,以約2.3億港元出售了中環皇后大道中9號頂層全層,而該物業在2018年購入時的價格為5.3億港元,賬面虧損高達3億港元。此外,集團還以7.5億港元出售了銅鑼灣景隆街商廈重建項目,較2021年的強拍成本折讓48%。

  • 多個物業大幅貶值

除了核心區域的商廈,永倫集團持有的其他物業也出現了大幅貶值。例如,北角書局街的一個巨鋪,以1.07億港元售出,較三年前購入價貶值62%。慈雲山毓華里的一個地鋪,以2,400萬港元售出,持貨三年虧損60%。這些案例都顯示,香港樓市正在經歷一輪深度調整。

沽貨原因探析:市場風險與策略調整

永倫集團作為香港地產市場的老牌家族,其一舉一動都備受關注。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收租王」頻頻沽貨,甚至不惜蝕讓出售物業呢?

  • 樓市下行風險

近年來,香港經濟受到多重因素影響,樓市面臨下行壓力。利率上升、經濟不確定性以及地緣政治風險等,都對樓市造成了衝擊。在這種情況下,及時出售物業,可以降低資產風險,避免更大的損失。

  • 策略性調整

永倫集團可能正在進行策略性調整,將資金從傳統的房地產領域轉移到其他更具增長潛力的行業。通過出售部分物業,可以釋放資金,用於新的投資項目,實現資產配置多元化。

  • 套現需求

永倫集團可能存在套現需求,用於償還債務、支持其他業務發展或滿足家族成員的需求。出售物業是快速套現的有效途徑,可以滿足集團的資金需求。

香港地產市場的未來走向

永倫集團的頻繁沽貨,引發了市場對於香港地產市場未來走向的擔憂。在多重因素影響下,香港樓市是否會持續下行?

  • 短期內或持續調整

短期內,香港樓市可能仍將面臨調整壓力。經濟下行、利率上升以及供應增加等因素,都可能對樓市造成負面影響。投資者應保持謹慎,密切關注市場動態。

  • 長期來看仍具潛力

長期來看,香港地產市場仍然具有潛力。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具有獨特的優勢,經濟基礎依然穩固。隨著經濟復甦和人口增長,樓市有望逐步回暖。

  • 投資策略需調整

在新的市場環境下,投資者需要調整投資策略。傳統的「買入持有」策略可能不再適用,需要更加靈活地進行資產配置,把握市場機會。

警惕風險,理性投資

永倫集團的頻繁沽貨,是香港地產市場轉變的一個縮影。投資者應保持警惕,理性看待市場風險,避免盲目跟風。在投資房地產時,應充分了解市場情況,謹慎評估風險,制定合理的投資策略。只有這樣,才能在變幻莫測的市場中立於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