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海關海盾行動:查獲逾7200萬港元冒牌貨品

香港海關於2025年5月28日至6月27日展開代號「海盾」的特別執法行動,針對以海路跨境轉運及供應本地的冒牌和侵權貨物活動,成功偵破36宗案件,檢獲逾15.7萬件懷疑冒牌貨物,市值約達7,200萬元港幣。此次行動不僅是歷年來針對海路運輸冒牌物品中檢獲市值最高的一次,更彰顯了香港作為國際物流樞紐,在打擊假冒商品方面的重要角色與決心[1][2][3]。

海盾行動背景與重要性

隨著全球貿易發展及電子商務興起,跨境物流量大幅增加,不法分子利用複雜的物流網絡走私大量冒牌貨物至本地市場甚至轉口海外。這些假冒產品不僅損害正品品牌商利益,也威脅消費者安全和市場秩序。香港作為國際貿易中心,其港口和物流設施成為犯罪集團走私活動的重要通道。因此,「海盾」行動聚焦於加強監控高風險的海路貨運渠道,有效堵截非法商品流入,是維護知識產權、保障消費者權益及促進公平競爭環境的重要舉措[3]。

行動策略與執法成果

「海盾」行動期間,香港海關透過深入情報分析鎖定目標,多次視察並搜查全港不同地區主要處理海路貨運的拆貨場及物流公司。重點檢查高風險的跨境轉口貨物,包括經由南美、中東、南亞等地區進出口之商品,以防止假冒產品流入本地或再出口海外。此外,當局亦加強與業界合作,共同提升監管效率和風險管理能力[2][3]。

在36宗被偵破案件中,共拘捕5名涉嫌違反《商品說明條例》的男女(年齡介乎42至66歲),其中包括多款熱門品牌球衣超過8,000件、市值約400萬元,相信是因應即將於6至7月在美國舉辦的世界冠軍球會盃賽事而大量供應,以滿足龐大的球迷需求[3]。整體而言,此次行動共扣押逾15萬件懷疑冒牌產品,包括服裝、配飾等多種品類,有效阻斷了非法供應鏈。

打擊假冒商品意義與未來展望

此次「海盾」專項打擊行動不僅創下歷年來針對以海路走私途徑所檢獲最高市值紀錄,更彰顯出香港政府嚴厲打擊知識產權侵權犯罪的不懈努力。透過精準情報分析結合實地巡查,加上業界協作機制,有效提升了執法效率和震懾力。同時,也提醒企業及消費者提高警覺,共同抵制購買或銷售假冒偽劣產品,以維護市場健康發展[1][2][3]。

未來,面對日益複雜且多變的跨境走私手法,香港將持續優化監管策略,加強科技手段應用,如智能數據分析、大數據監控等技術輔助執法,同時深化國際合作網絡,共享情報資源,以全面防範並打擊各類侵權犯罪活動。此外,也期望社會各界能夠積極參與反假陣線,提高公眾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共建公平、公正、安全的營商環境。

總括而言,「海盾」行動成功遏止大量價值逾七千二百萬元之懷疑冒牌物品流入市場,不但保障了合法企業利益,也維護了消費者安全,是推進智慧城市治理和完善法律制度的重要里程碑。在全球化經濟背景下,此類專項執法必須持續深化,以確保香港繼續保持其作為亞洲重要貿易樞紐之一的位置,以及良好的營商信譽。[1][2][3]

資料來源:

[1] hk.on.cc

[2] www.singtao.ca

[3] www.hkcd.com.hk

[4] news.mingpao.com

[5] www.stheadline.com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