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打白牌車!港警拘捕兩司機涉非法載客牟利

近期香港警方加強打擊非法載客取酬的「白牌車」行為,於將軍澳區成功拘捕兩名涉嫌非法營運的司機,並扣查兩輛涉案私家車。此舉反映了當局對維護交通秩序及保障市民出行安全的高度重視,也揭示了非法載客問題對社會帶來的潛在風險。本文將從警方執法行動、法律規定與社會影響三方面深入探討此次事件及其背後的重要意義。

警方採取喬裝乘客「放蛇」策略,有效打擊白牌車

東九龍總區交通部於2025年7月2日展開針對白牌車的專項執法行動,派出警員喬裝成乘客,在網上平台預約兩輛私家車由將軍澳前往牛頭角。當司機抵達目的地後,警方即時表明身份並拘捕兩名男司機,分別為40歲和51歲,其中一人報稱從事貿易業務,另一人則無業[1][3]。涉案私家車分別收取70元及170元不等費用,而兩輛汽車均被扣查作進一步檢驗。

這種「放蛇」方式不僅提高了執法效率,也有效震懾潛在違法者,使得非法營運活動難以持續。此外,此次行動顯示警方積極利用科技手段和創新策略應對新型態犯罪,有助於維護公共交通市場秩序。

法律規定嚴格禁止未獲許可之出租服務

根據香港《道路交通條例》,任何未持有有效出租汽車許可證的人士,不得駕駛或使用汽車作出租或載客取酬用途[1]。首次違規者最高可被判罰款一萬元及監禁六個月,再犯則罰款提升至二萬五千元並監禁十二個月。此外,被捕司機亦涉嫌沒有第三者保險而使用該等私家車[1][3]。

此類法律設立旨在保障乘客權益與道路安全,同時確保所有營運出租服務符合嚴格標準,包括保險覆蓋、司機資格審核以及相關安全措施。一旦使用未經授權之白牌車,不但缺乏合法保障,一旦發生意外事故,更可能導致乘客和其他道路使用者無法獲得應有賠償。

非法載客服務帶來多重社會風險

除了違反法律之外,白牌車問題還涉及多方面社會風險。首先,由於這些私家車通常沒有合法經營資格,其所購買的第三者責任保險往往失效,一旦發生交通事故,不僅乘客自身面臨損失,也可能使受害路人無法得到合理補償[1][3]。

其次,由於缺乏監管,此類服務存在安全漏洞,包括司機背景不明、缺少專業培訓,以及可能涉及逃稅或其他犯罪活動。此外,它們也擾亂正規公共交通市場秩序,加劇競爭壓力,使合法經營者利益受損。

因此,政府呼籲市民選擇合規且受監管的公共交通工具,以確保自身旅程安全可靠,同時支持公平競爭環境[1][3]。

綜合而言,本次警方針對將軍澳地區白牌车展開的一系列打擊行動,不僅彰顯了香港特區政府維護公共秩序與市民生命財產安全的決心,也提醒公眾認識到選擇合法出行方式的重要性。在現代都市快速發展背景下,加強執法力度、完善相關政策以及提升公眾守法意識,是遏制非法載客服務蔓延不可或缺的一環。未來,希望透過多方合作,共同打造更安全、更有序、更公平的城市交通環境,使每位市民都能安心享受便捷且合乎標準的出行體驗。

資料來源:

[1] www.wenweipo.com

[2] www.scribd.com

[3] www.stheadline.com

[4] www.tkww.hk

[5] www.hk01.com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