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星中菜旺角MOKO店結業 租金壓力下告別」

黯然落幕:鴻星酒家興衰始末

曾經是香港飲食界的一顆明星,承載著許多港人回憶的鴻星酒家,近年來卻屢傳負面消息,從被追租、顧客糾紛到分店結業,最終走向全線結業的命運,令人唏噓。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這家老字號餐飲集團走向衰落?

租金壓力下的掙扎求存

近年來,香港餐飲業面臨嚴峻的營商環境,高昂的租金無疑是壓在許多餐廳身上的一座大山。鴻星酒家也未能倖免,多次傳出被業主追討租金的消息。據報導,鴻星位於旺角MOKO新世紀廣場的分店,自去年1月起幾乎每月都被業主入稟追討租金,可見其租金壓力之大。

面對高租金壓力,鴻星也曾試圖與業主協商減租或暫緩交租,但最終未能達成共識。在營商環境持續疲弱、旅客消費模式轉變等多重壓力下,鴻星最終選擇結束部分分店的營運,以求止損。

消費模式轉變帶來的衝擊

除了租金壓力,本地消費市場疲弱以及旅客消費模式的轉變,也對鴻星酒家造成了不小的衝擊。隨著自由行旅客減少,以及本地消費者消費習慣的改變,傳統酒樓的生意越來越難做。

年輕一代的消費者更傾向於選擇新潮、多元化的餐飲體驗,而傳統酒樓在菜色、服務和環境方面,可能難以滿足他們的需求。如何在傳統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吸引年輕客群,成為鴻星酒家需要面對的挑戰。

顧客糾紛事件的負面影響

除了經營上的困難,鴻星酒家還曾捲入顧客糾紛事件,對其品牌形象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2025年5月,一名網民在社交平台發文,稱在旺角MOKO新世紀廣場的鴻星中菜用餐後,被店員質疑「兩個禮拜前有張單未埋」,並聲稱已核對CCTV。事主否認並報警處理。

事件曝光後,引起了廣泛關注和討論。雖然鴻星集團事後公開道歉,但事件已經對其聲譽造成了損害,也讓一些消費者對其服務質量產生了質疑。

全線結業:難以挽回的頹勢

面對多重壓力,鴻星酒家最終難以挽回頹勢,走向全線結業的命運。2025年7月2日,鴻星中菜宣布結束位於旺角MOKO新世紀廣場的最後一間分店的營運,這也標誌著鴻星中菜品牌正式全線結束營運。

曾經風光一時的鴻星酒家,如今黯然落幕,令人感慨萬千。它的衰落,不僅反映了香港餐飲業面臨的挑戰,也提醒著餐飲企業,在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中,需要不斷創新、提升服務質量,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老字號的困境與反思

鴻星酒家的例子,也引發了我們對老字號餐飲企業的思考。在現代社會,老字號如何才能保持競爭力,延續品牌生命力?

  • 擁抱創新: 老字號不能固步自封,需要根據市場變化和消費者需求,不斷創新菜品、服務和營銷方式。
  • 提升服務質量: 優質的服務是吸引顧客、留住顧客的關鍵。老字號需要注重員工培訓,提升服務水平,為顧客提供更好的用餐體驗。
  • 品牌年輕化: 要吸引年輕客群,老字號需要進行品牌年輕化,通過設計、包裝、宣傳等方面,讓品牌更具活力和吸引力。

鴻星酒家的衰落,是一個值得餐飲業界深思的案例。希望其他老字號能夠從中吸取教訓,積極應對挑戰,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繼續發光發熱。

香港餐飲業的未來之路

鴻星酒家的結業,也為香港餐飲業敲響了警鐘。面對高租金、消費模式轉變等挑戰,香港餐飲業該如何應對,才能走出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

  • 政府支持: 政府可以通過減免稅費、提供租金補貼等方式,減輕餐飲企業的經營壓力。
  • 業界合作: 餐飲企業可以加強合作,共同應對挑戰,例如聯合採購、共同推廣等。
  • 多元化發展: 餐飲企業可以開拓多元化發展道路,例如發展外賣業務、推出特色產品等,增加收入來源。

香港餐飲業的未來,需要政府、業界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只有攜手合作,才能克服困難,開創更加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