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餐飲業旺區生意增兩成 同行優惠迎戰消費疲弱」

七一優惠:一場餐飲業的慶典與挑戰

香港回歸祖國紀念日(七一)不僅是政治上的重要日子,近年來也逐漸成為餐飲業的促銷旺季。2025年的七一,餐飲業者紛紛推出優惠活動,期望藉此帶動人潮,刺激消費。從免費搭乘電車、小輪,到數千家食肆提供折扣,各種優惠活動確實吸引了大量人潮,餐飲業普遍預期生意額將有所增長。然而,在這場慶典式的促銷活動背後,也隱藏著一些挑戰與思考。

七一優惠:餐飲業者的集體狂歡

今年參與七一優惠的食肆數量顯著增加,從去年的約2000家到今年的3800家,甚至有消息指出參與店家已超過4000家。優惠形式多樣,除了常見的七一折,還有滿額折扣、套餐優惠等。例如,太興集團旗下食肆推出全日堂食全單七一折,大家樂則推出99元2人冬瓜盅,吸引了大量顧客排隊等候。

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表示,今年參與的食肆比去年多,加上市面人流暢旺,估計餐飲業整體生意比去年增長一成。立法會議員張宇人也指出,今年參與活動的商戶較去年多超過一倍,預料未來將有更多商戶加入,優惠涵蓋七一前後日子,希望吸引港人及內地旅客消費。

人潮背後:利潤與成本的考量

雖然七一優惠活動帶來了人潮與生意額的增長,但對於餐飲業者而言,利潤空間卻是一個需要仔細考量的問題。有餐飲業者坦言,提供七一折的食肆,利潤空間其實非常微薄,甚至可能只是為了營造熱鬧的氣氛。

餐務管理協會主席梁振華也表示,雖然預計食肆生意額會有一至兩成的增長,但同時也需要考慮到成本問題。租金、食材、人工等各項成本的壓力,都可能壓縮業者的利潤空間。因此,如何在提供優惠的同時,也能確保合理的利潤,成為餐飲業者需要面對的挑戰。

消費模式的轉變:留港消費與銀髮市場

七一優惠活動的另一個重要目標是鼓勵市民留港消費。近年來,香港市民北上消費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對本地餐飲業造成了一定的衝擊。透過七一優惠,餐飲業者希望能夠吸引更多市民留在香港消費,刺激本地經濟。

此外,也有業者開始關注銀髮市場。隨著香港人口老齡化,銀髮族的消費能力也越來越受到重視。有立法會議員表示,今年也會針對銀髮市場做推廣,希望能夠吸引更多長者參與七一優惠活動,帶動消費氣氛。

長遠發展:優惠之外的思考

七一優惠活動雖然能在短期內帶來人潮與生意額,但對於餐飲業的長遠發展而言,更重要的是提升自身的競爭力。除了提供優惠,餐飲業者還需要不斷創新,提升服務品質,開發新菜色,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同時,政府也應該提供更多的支持,協助餐飲業者解決租金、人工等各項成本壓力,創造更良好的營商環境。只有業者與政府共同努力,才能讓香港的餐飲業持續發展,保持其在亞洲乃至全球的領先地位。

七一過後:反思與展望

七一優惠活動的成功,反映了香港市民對節慶活動的熱情,以及對優惠的追求。然而,在享受優惠的同時,我們也應該反思,如何才能讓香港的餐飲業更具活力,更具競爭力。

除了短期的促銷活動,更重要的是長期性的策略規劃。餐飲業者應該不斷提升自身的品牌形象,創新經營模式,才能在市場中站穩腳跟。政府也應該提供更多的支持,協助餐飲業者應對挑戰,共同打造更美好的未來。

七一優惠,不僅是一場餐飲業的慶典,也是一次對自身發展的檢視與展望。希望在未來的日子裡,香港的餐飲業能夠持續發展,為市民帶來更多美味與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