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力挺!商業保險助攻本土創新藥研發

中國大陸近年來積極推動創新藥的研發與應用,視其為提升醫療服務質量和促進生物醫藥產業自立自強的關鍵。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完善醫保目錄調整機制,並制定商業健康保險創新藥品目錄,以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的用藥保障需求。這一政策背景下,大陸鼓勵商業健康保險公司支持本土創新藥研發,成為推動醫療科技進步和產業升級的重要舉措。

首先,大陸建立了適應新藥准入的動態調整機制,有效縮短了創新藥從上市到納入医保支付範圍的時間。過去,新上市的新藥從獲批到納入医保目錄平均需要約五年,而現在這一周期已縮短至約一年左右,且80%的創新藥能在上市兩年內被納入報銷範圍。2024年新增91個納入医保的新產品中,有33個實現了“當年獲批、當年納入”,顯示出政策對於加快優質創新產品普及具有明顯效果[1]。

其次,在資金支持方面,國家鼓勵商業健康保險公司擴大對創新藥投資規模,不僅通過傳統理賠功能,更利用創新藥投資基金等多種方式提供穩定長期資金投入。此舉旨在培育“耐心資本”,即願意承擔較長回報周期風險、持續支持研發階段及早期市場開拓的投資力量。透過這種模式,可以有效緩解初期研發投入巨大且回收慢帶來的壓力,加速本土生物製劑技術突破與臨床轉化[3]。

第三,在制度設計上,將商業健康保險與政府基本醫療保障形成互補體系,使得患者可享有更全面、多層次的用藥保障。不僅基本医保覆蓋常見病、多數慢性病治療所需用药,也通過專門設立針對高價值、高技術含量的新型抗癌、罕見病等領域创新药品目录,由商业保险补充覆盖。这种机制不仅减轻了公共医疗基金压力,也激励保险市场积极参与医药创新生态建设,从而推动整个产业链升级[1][3]。

此外,此政策還反映出中國大陸在全球生物医药领域竞争中的战略布局。一方面,通过缩短创新药纳入医保时间,提高患者可及性;另一方面,通过商业保险资金引导,为研发企业提供资本支撑,这将促进更多原创技术成果转化为临床应用产品。同时,这也有助于吸引国际资本与技术合作,加快中国成为全球重要创新药研发中心之一。

總結而言,中國大陸鼓勵商業健康保險公司支持本土創新藥研發,是推動醫療體系現代化和生物製劑產業升級的重要戰略措施。透過完善快速准入機制、擴大長期投資規模以及構建多層次保障體系,不僅提升人民群眾用薬安全感與滿意度,也助力國家科技自主權和經濟高質量發展。在未來,可望看到更多具備自主知識產權且符合臨床需求的新型治療方案問世,中國生物製葯行業競爭力將持續增強,同時惠及廣大患者群體。

資料來源:

[1] www.nhsa.gov.cn

[2] www.graphicarts2001.com

[3] jingji.cctv.com

[4] www.limedia.tw

[5] www.ncsti.gov.cn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