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建議: 明愛病人關鍵争议 | DAT定義分歧大?方院副院長:絕非一書所盡

明愛病人哽死事件:溝通問題與DAT定義的分歧

事件概述

近日,明愛醫院發生了一宗令人關注的醫療事故。一名75歲的男病人因被餵錯食物而哽死,院方初步認為是由於人為溝通問題所致。這起事件引發了對醫護人員溝通和臨床判斷能力的關注。

DAT定義與溝通問題

在這起事件中,病人的病歷上寫有「DAT」,即「病人能吃什麼就給什麼」。然而,院方懷疑是由於溝通問題,導致護士誤以為病人可以進食正常餐。這種溝通上的失誤導致了悲劇的發生。

#

DAT的定義和使用

DAT的意義:DAT是一種常見的醫療指示,意指根據病人的實際情況提供適合的食物。
溝通問題:明愛醫院行政總監關慧敏指出,DAT雖然是常見指示,但不能僅憑一個簡單的字母來理解,需要深入了解病人的具體情況和變化。

事件經過

  • 病人背景:該名75歲的男病人因肚脹和無大便入院,具有高血壓和認知障礙。入院前,他需要進食「免治餐」,即將固體食物打碎成流質狀。今年2月起,他開始進食軟狀食物。
  • 進食安排:在3月3日,醫生評估病人情況有所改善,認為可以進食「平時食物」,因此在病歷上寫上「DAT」。然而,負責餵食的護士學生誤以為病人可以進食正常餐,包括米飯、切碎的肉和菜。
  • 哽死事件:在餵食過程中,病人開始咳嗽,護士學生隨即停止餵食並通知其他醫護人員。儘管進行了急救,病人仍然因食物卡在喉嚨而離世。
  • 對事件的反思和改進

    #

    院方反應

    道歉與溝通:院方已與家屬會面,致歉並解釋事件經過。兩名涉事護士目前正在休假。
    成立調查委員會:明愛醫院將成立根源分析委員會,深入調查事件原因並改進醫護溝通。

    #

    專家意見

    提升臨床判斷能力:有專家呼籲提升醫護人員的臨床判斷能力,以避免類似溝通失誤的發生。

    結論

    明愛醫院的這起事件凸顯了醫護人員在溝通和臨床判斷上的重要性。 DAT的使用需要更深入的理解和溝通,以確保病人的安全和健康。院方的反應和改進措施將有助於避免類似事件在未來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