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品弟:香港樓市回暖 二手穩一手續漲

樓市乍暖還寒?拆解香港置業王品弟預期「一手漲、二手穩」格局

香港樓市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調整後,近期似乎迎來了一絲暖意。香港置業研究部董事王品弟指出,隨著多項因素的出現,市場氣氛有所回升,預期第二季將呈現「一手漲、二手穩」的格局。 究竟是什麼原因促成了這種變化?這個格局又將如何影響不同類型的買家和賣家?讓我們一起深入分析。

春江水暖:樓市回溫的催化劑

近期香港樓市氣氛的回暖並非無跡可尋,背後有多個關鍵因素正在發揮作用。首先,中美貿易戰的暫緩為市場帶來了正面的情緒。 貿易局勢的緩和,有助於降低外部不明朗因素對香港經濟及樓市的影響,為資金流入創造了更有利的環境。王品弟提到,部分資金已經流入香港市場,使得銀行體系總結餘有所攀升,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場信心的提升。

另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是港元拆息(HIBOR)的顯著回落。 HIBOR是影響按揭貸款利率的關鍵指標。當HIBOR下降,實際按揭利率也會隨之降低,這直接減輕了置業人士的供樓負擔。 王品弟引用數據指出,1個月港元拆息已錄得較低水平,使得H按息率大幅減少,這種「供平過租」的效應持續擴大,對於潛在買家而言,租樓和買樓之間的成本差距縮小,甚至買樓變得更划算,自然會提升他們的入市意願。

此外,發展商積極推售新盤也是帶動市場氣氛的重要推手。面對市場變動,發展商採取了更具彈性的銷售策略,透過提供不同優惠和按揭計劃來吸引買家,這使得新盤市場成交量持續攀升。 新盤的熱銷不僅為市場注入了活力,也間接帶動了整體樓市的討論度和關注度。

一手市場:發展商主導的熱潮

王品弟預期第二季「一手漲」的格局,正是建立在上述多重利好因素的基礎上。發展商趁著市場氣氛回暖和低息環境,紛紛加快推盤步伐,為買家提供了更多選擇。 新盤的定價策略、付款辦法以及各種優惠措施,往往比二手市場更具靈活性,更能吸引那些對價格敏感或有特定資金需求的買家。

香港置業的調查數據也印證了這一趨勢。調查顯示,市民的整體入市意願有所回升,其中「上車客」的態度尤其積極,成為購買物業的主要原因,佔比達到39.2%,並創下了六個季度以來的新高。 這批首次置業的買家通常對新盤的配套設施、單位設計以及發展商提供的按揭優惠更感興趣,是支撐一手市場需求的重要力量。同時,調查也發現,超過半數的受訪者偏好樓齡十年或以下的新晉物業,這一比例更是創下了調查紀錄新高,顯示出市場對於新盤的強勁需求。

正是在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王品弟預期第二季新盤成交量將挑戰5,000宗,有望創下六年來的新高。 雖然「漲」的幅度可能因項目和地區而異,但整體而言,一手市場的交投將會更加活躍。

二手市場:尋求穩定的港灣

相較於一手市場的「漲」,王品弟預期二手市場將呈現「穩」的格局。這並不意味著二手市場毫無生氣,而是其表現會更加穩健,不像一手市場那樣有大幅度的波動。

雖然整體樓市氣氛回暖,但二手市場的買家和賣家心態通常更為複雜。二手業主可能仍然受到過去市場調整的影響,對於減價出售仍有猶豫。同時,二手買家在面對議價空間和單位選擇時,也會更加謹慎。

然而,低息環境和入市意願的提升,也為二手市場帶來了回暖的跡象。王品弟預期第二季二手成交量將按季增長約6.2%至約11,000宗。 這表明雖然價格可能保持相對穩定,但成交量有望逐步回升。對於一些錯過一手市場機會或偏好特定地段、樓齡較舊但價格更具吸引力的買家而言,二手市場依然是重要的選擇。換樓需求雖然有所下降,但仍然佔有相當比例,這部分買家也是二手市場的重要參與者。

挑戰與機遇並存:前瞻樓市未來

儘管樓市氣氛回暖,但挑戰依然存在。香港置業的調查顯示,仍有超過六成的受訪者看淡未來一年的樓價,這反映了部分市民對於後市仍持有保留態度。 全球經濟環境、地緣政治風險以及本地經濟發展等因素,都可能對樓市帶來不確定性。

然而,機遇也同時存在。除了已經提到的低息環境和資金流入,潛在的政策調整也可能對樓市產生影響。例如,關於放寬強積金作首次置業用途的討論,如果得以落實,將有助於提升部分潛在買家的購買力。

總而言之,香港置業王品弟提出的「一手漲、二手穩」格局,清晰地勾勒出第二季香港樓市的可能走向。一手市場將在發展商積極推售和低息環境的推動下,展現更為活躍的態勢;而二手市場則會在逐漸回升的入市意願下,保持相對穩定的表現。對於置業人士而言,理解這種格局有助於他們更清晰地制定自己的置業策略,無論是選擇追逐新盤的熱潮,還是在二手市場尋找合適的機會,都需要仔細權衡風險與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