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36周年 家鄉市集擠爆 維園燭光晚會遭擠壓

「六四」天安門事件是1989年6月4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發生的重大政治事件,至今已經36周年。這一事件對中國及全球政治產生了深遠影響,並在多個國家和地區引發了紀念活動。近年來,香港維園的燭光晚會因港區國安法的實施而被迫中斷,取而代之的是「家鄉市集嘉年華」。本文將探討「六四」36周年紀念活動的狀況,特別是香港和台灣的紀念方式,以及全球對此事件的反應。

香港的紀念狀況

自2020年港區國安法實施以來,香港維園的六四燭光晚會已經連續六年沒有舉行。取而代之的是由同鄉社團主辦的「家鄉市集嘉年華」,這一活動已經連續三年佔據維園場地[1]。在2025年6月4日,維園內及銅鑼灣一帶的警力加強,部分軍裝警員穿上防刺背心,並有不少便裝警員駐守。戰術巴士及衝鋒車也在場戒備[1]。

在這種嚴密的監控下,仍有黑衣市民冒雨到場,手持白花默坐或踱步悼念。這些市民的悼念方式表達了對六四事件的深切哀悼和對自由的堅持。然而,記者在採訪過程中多次被截查和登記記者證,顯示了當局對維園活動的高度關注[1]。

台灣的紀念活動

在台灣,「六四」36周年紀念活動以中正紀念堂為主要場地。多個公民團體在這一天晚上舉行了紀念晚會,儘管天空飄雨,仍有逾3000人參與[2]。活動中,參與者點燈排出了「8964」字樣,以此悼念當年發生在天安門廣場的事件[2]。

晚會的主題為「抵抗跨境鎮壓,反對極權擴張」,華人民主書院協會與多個公民團體共同組織了這一活動。除了六四目擊者分享經歷外,還有公民團體代表接力短講。此外,現場也展出了丹麥藝術家高志活的作品「國殤之柱」複製品[2]。

全球的反應

在全球範圍內,「六四」事件的紀念活動也引起了廣泛關注。美國國務卿發表聲明,肯定中國人民當年的抗爭,並強調中國人民的勇氣應該被銘記[3]。在加拿大,多地也開展了系列活動以紀念六四36周年[4]。

此外,美國駐港澳總領事在六四事件36周年當天早上把臉書標誌圖改為悼念燭光,以示對香港市民的支持[3]。這些國際上的聲援和紀念活動,表明了對六四事件的深切關注和對中國人權狀況的關心。

結束語

「六四」事件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其影響至今仍然深遠。雖然香港的燭光晚會被迫中斷,但全球各地的紀念活動仍然持續,表達了對自由和人權的堅持。這一事件不僅是對過去的悼念,也是對未來的期望——期望中國能夠進一步推動民主和人權的發展。

在未來,隨著全球對人權和民主的關注度不斷提高,「六四」事件的紀念將繼續成為一個重要的國際性議題。這一事件提醒我們,自由和人權是普世價值,需要不斷地被堅持和捍衛。無論是在香港、台灣,還是在全球各地,「六四」事件的精神將繼續被傳承和弘揚。

資料來源:

[1] theinitium.com

[2] www.cna.com.tw

[3] www.rfi.fr

[4] www.rfi.fr

[5] www.rfa.org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