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媒體近日報導,韓國警方對前國務總理韓悳洙和前副總理兼企劃財政部長官崔相穆發出了禁止出國的禁令,原因與他們涉嫌內亂罪的調查有關。 這一事件震驚韓國政壇,也引發了公眾對於此案進展的高度關注。 韓悳洙和崔相穆都曾在韓國政壇擔任要職,特別是在前總統尹錫悅去年短暫實施戒嚴令期間,兩人先後代理過總統職務,使得這項調查更顯敏感。
迷霧中的禁令:政壇風暴的序曲
這項出國禁令的曝光,如同投入平靜湖面的一顆巨石,激起了層層漣漪。 韓悳洙曾是文在寅政府時期的最後一任總理,也在尹錫悅政府初期繼續擔任此職,擁有豐富的政治經驗。 崔相穆則作為經濟副總理,掌握韓國經濟政策的關鍵。 兩位如此重要的人物同時被限制出境,無疑顯示案情的嚴重性。
據韓聯社等韓國媒體報導,警方此次行動與去年12月前總統尹錫悅倉促宣布的戒嚴令有關。 儘管戒嚴令在極短時間內被國會解除,但其合法性以及決策過程中的爭議一直未能平息。 警方對總統警衛處提供的監控錄像進行分析後,發現包括韓悳洙、崔相穆以及前行政安全部長官李祥敏在內的三位前國務委員,在國會聽證會和接受調查機關詢問時的陳述與事實不符。 為了進一步查明真相,警方以內亂嫌疑人身份對他們進行了傳喚調查,並發出了出國禁令。
這次調查的核心,指向去年12月3日晚間發生的戒嚴事件。 據韓媒披露,尹錫悅在宣布緊急戒嚴前,並未提前告知包括總理韓悳洙在內的大多數國務委員。 許多政府高層人士在事發前毫無察覺。 當時,包括韓悳洙、崔相穆在內的國務委員被緊急召集到總統府,尹錫悅在會上表達了宣布緊急戒嚴的意圖。 據悉,大多數國務委員對此表示反對,理由是戒嚴可能對經濟造成巨大衝擊、國民難以接受,且在程序和法律上存在問題。 然而,尹錫悅的意志堅決,並表達了對在野黨試圖彈劾監查院院長和檢察官的擔憂。 這一細節顯示,戒嚴的動機可能與當時的政治鬥爭緊密相關。
從代理到嫌疑人:身份的戲劇性轉變
值得注意的是,韓悳洙和崔相穆都在尹錫悅總統職務暫停或面臨彈劾期間,代理過總統職務。 去年12月,尹錫悅因戒嚴風波面臨國會彈劾的壓力,當時由國務總理韓悳洙代理總統職務。 隨後,國會又表決通過了對代理總統韓悳洙的彈劾案,這在韓國憲政史上尚屬首次。 接著,由副總理兼企劃財政部長官崔相穆接任代理總統,被韓媒形容為「代理的代理」。 這種戲劇性的身份轉變,從國家最高權力的代理者淪為涉嫌內亂罪的調查對象,令人唏噓,也凸顯了韓國政壇的波詭雲譎。
崔相穆在接任代理總統前,曾向在野黨喊話,希望他們不要推動彈劾,擔心會對國家安全與經濟造成嚴重損害。 《朝鮮日報》曾發表社論指出,尹錫悅戒嚴後,韓國經濟已遭受衝擊,外國人大量拋售股票,韓元對美元匯率暴漲,消費、投資心理指標跌至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低水準。 如果進入「代理的代理」體制,韓國政治風險勢必再度凸顯,可能引發匯率和美元籌款利率暴漲等「第二輪衝擊」。 這些經濟層面的考量,也可能是崔相穆當時擔憂的重點。
內亂罪的定義與此案的連結
「內亂罪」在韓國刑法中是相當嚴重的罪名,通常指以暴力方式擾亂國家憲政秩序的行為。 在此案中,警方以內亂嫌疑為由對前高官進行調查,顯示他們可能認為戒嚴令的發布過程或相關行為,已構成對國家憲政秩序的破壞或企圖破壞。 警方對總統辦公室監控錄像的分析,以及對相關人員陳述真實性的質疑,是啟動調查的關鍵。 這意味著調查可能聚焦於戒嚴決策的合法性、是否繞過了應有的程序,以及相關人員在其中的角色和責任。
此次調查不僅僅是針對個人的法律行動,更是對去年底韓國憲政危機的一次深入回溯。 戒嚴令的突然宣布,以及後續引發的政治風暴,暴露了韓國政治體制中潛在的脆弱性。 對於前高官的調查,可以視為司法系統對行政權力的一次制衡和檢視。
調查的深度與廣度:牽動政局的神經
隨著調查的深入,可能會牽扯出更多與戒嚴事件相關的人物和細節。 除了韓悳洙和崔相穆,前行政安全部長官李祥敏也同樣被列為內亂嫌疑人並被傳喚調查。 警方對總統警衛處監控錄像的分析,表明調查範圍可能擴及總統府內部。 此外,去年12月3日晚,隸屬陸軍特戰司令部的707特種部隊進入國會,企圖驅逐議員,這一行動的合法性也一直受到質疑。 當時的國防部長官金龍顯已被緊急拘留,檢方正考慮申請逮捕令,他與前行政安全部長李祥敏都被禁止出境。 特種部隊隊長甚至公開露面,聲稱隊員是被時任國防部長利用的受害者。 這些都顯示,相關調查正在多條線路上展開,可能牽動整個韓國政局的神經。
對於韓悳洙和崔相穆的調查,不僅關係到他們個人的政治前途和法律責任,也可能對尹錫悅政府產生深遠影響。 如果調查證實他們在戒嚴事件中存在非法行為,將進一步削弱現政府的執政基礎和公信力。 對於在野黨而言,這無疑是追究前總統尹錫悅及相關人士責任的重要機會。
前路的挑戰與展望:司法公正的考驗
對前高官的內亂嫌疑調查,是韓國民主法治進程中的一個重要節點。 如何在複雜的政治環境中,確保調查的獨立性、公正性和透明度,將是韓國司法系統面臨的嚴峻考驗。 公眾期待一個清晰、全面的調查結果,以還原事件真相,追究應有的責任,並從中汲取教訓,避免類似的憲政危機再次發生。
這次出國禁令,僅僅是這場政治風暴的一個縮影。 隨著調查的層層推進,更多內幕可能會被揭示,韓國政壇也將繼續經歷震盪。 對於關注韓國政治的國際社會而言,這起事件提供了一個觀察韓國民主制度運行、權力制衡機制以及司法獨立性的視角。 最終的調查結果將如何呈現,又將對韓國未來政治走向產生怎樣的影響,仍有待時間來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