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孫正義提議設立美日主權財富基金

英媒報導指出,日本軟銀集團創辦人孫正義(Masayoshi Son)提議設立一個由美國和日本共同擁有的主權財富基金,旨在對美國的科技和基礎設施進行大規模投資。 這項構想已在兩國的最高政治層級進行討論,並可能成為其他國家與美國深化投資合作的範本。

潛在的金融巨獸:一窺美日聯合主權基金的規模與架構

據悉,孫正義已與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直接討論過這項計畫,並向美日兩國的其他政府高層簡述了提案綱要,儘管目前尚未形成正式提案。 然而,隨著美日貿易談判的進展,這個聯合基金的構想在最近幾週已被多次提出。

消息人士透露,為有效達成其投資目標,這個基金的規模將會相當「龐大」,初步啟動資金可能達到3,000億美元(約新台幣9兆元),並且後續將進行高額的槓桿操作。

根據目前討論的架構,美國財政部和日本財務省將成為基金的共同擁有者和經營者,各自持有 상당 比例的股份。 基金未來也可能對其他有限合夥投資人開放,甚至可能允許美國和日本的普通民眾認購小額股份。

策略的吸引力:為何美日兩國可能對此感興趣

這個聯合主權基金的概念之所以具有吸引力,在於它能為美日兩國政府帶來直接的收益來源。 過去,美國政府常透過稅務抵免等優惠措施吸引大型投資者建設工廠或基礎設施,寄望未來能間接收到稅收。 然而,透過共同擁有的主權基金進行投資,政府就能按比例直接獲得收益,這與過去的策略截然不同。

有聽取過計畫詳情的人士指出,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一直在尋找不涉及加稅的財政收入來源,而這個聯合基金理論上能夠實現這個目標,儘管聽起來十分超前。 同時,日本方面可能希望透過一個治理良好的契約安排,建立一種新型的主權對主權金融架構藍圖,以避免受到白宮臨時政治決策的影響。

投資的瞄準鏡:科技與基礎設施的戰略意義

報導指出,孫正義希望將這個主權基金的投資重心放在美國的科技和基礎設施領域。 這兩個領域對於國家的長期發展和競爭力至關重要。大規模投資科技業有助於推動創新,特別是在人工智能、半導體、量子計算等前沿領域,這不僅能提升美國的科技領導地位,也能為日本企業帶來合作和發展機會。 同時,改善和升級基礎設施,例如交通、通訊和能源網絡,是促進經濟增長和提高生產效率的基礎。

這種策略性的投資方向,不僅符合孫正義在科技領域的長期關注,也與當前美日兩國在經濟和安全領域加強合作的大趨勢相符。 透過共同投資關鍵領域,可以進一步鞏固美日同盟關係,並在快速變動的全球經濟格局中佔據有利位置。

未來的挑戰與展望:從構想到現實的距離

儘管美日聯合主權財富基金的構想充滿潛力,但從提案到實際設立並非一蹴可幾,過程中勢必面臨諸多挑戰。 首先是資金的籌集與管理。雖然初步目標是3,000億美元,但如何具體籌集這筆巨款,以及如何建立一個高效、透明且符合雙方利益的管理機制,都需要詳細規劃與協商。

其次,投資決策的制定與執行也需要高度的協調與信任。美日兩國政府在投資優先順序、風險偏好等方面可能存在差異,如何確保基金的運作不受政治因素過度干擾,並能做出符合市場規律的投資決策,將是關鍵。

此外,這個提案的「超前」性質也意味著它可能需要在法律、監管和政治層面進行創新和突破。這是否能成為其他國家與美國深化投資合作的範本,還有待觀察。

值得注意的是,軟銀集團和美日政府目前對相關消息並未做出任何評論。 這或許表明這項提案仍處於初步討論階段,距離最終落地還有相當長的距離。

然而,這個由孫正義提出的美日聯合主權財富基金構想,無疑為觀察未來美日經濟合作以及主權財富基金的發展提供了新的視角。 在全球經濟面臨諸多不確定性的當下,這種跨國界、跨主權的基金模式,或許能為應對挑戰和抓住機遇提供新的思路。 未來這項提案能否化為現實,其具體運作方式和對全球經濟格局的影響,都將是值得持續關注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