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威脅關稅升至50% 歐盟呼籲尊重談判

貿易風暴再起?美國前總統川普近期再次拋出震撼彈,揚言對歐洲聯盟(EU)進口至美國的商品課徵高達50%的關稅,並聲稱這項決定「已經談妥了」,不尋求進一步協商。此言一出,立刻在全球範圍內引起高度關注,特別是與美國有著緊密貿易往來的歐盟。面對這突如其來的「關稅巨浪」,歐盟方面迅速作出回應,強調貿易談判應以「互相尊重」為基礎,而非透過威脅手段來達成。這場跨大西洋的貿易爭端,究竟是談判策略的施壓,還是預示著新一輪全球貿易戰的開端?

貿易的火藥味:川普的「50%」震撼彈

前美國總統川普,這位在全球貿易舞台上素來以「美國優先」和強硬談判風格著稱的政治人物,再次展現其出人意料的手法。他在社群媒體平台「真實社群」(Truth Social)上發文,明確表示將自2025年6月1日起,對歐盟進口商品課徵50%的關稅。 川普抱怨與歐盟的貿易談判「毫無進展」,並認為歐盟的成立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在貿易上利用美國,設下強大的貿易壁壘、增值稅、企業罰則、非貨幣性貿易障礙、貨幣操縱以及對美國企業不公平的訴訟等,導致美國對歐盟存在龐大的貿易逆差。

更令人訝異的是,川普在後續接受媒體採訪時進一步強調,他不尋求與歐盟達成新的貿易協議,因為50%的關稅「已經談妥了」。 他甚至威脅,如果產品是在美國境內生產或製造,則無需繳納此關稅,藉此鼓勵企業將生產線遷回美國。 除了歐盟,川普也點名蘋果公司,警告如果不在美國生產iPhone,將對其產品課徵至少25%的關稅。 這系列言論無疑是在全球貿易體系中投下一顆巨石,激起陣陣漣漪。

歐盟的原則與堅持:談判需要尊重

面對川普的強硬表態,歐盟方面迅速做出回應。歐盟貿易執委塞夫柯維奇(Maros Sefcovic)在與美國貿易官員通話後,透過社群平台X表示,歐盟全力參與並致力於達成一項對雙方都有利的協議,願意真誠地開展工作。 他強調,歐盟與美國的貿易關係是無與倫比的,必須以「相互尊重」而不是「威脅」為指導。 塞夫柯維奇明確表示,歐盟「隨時準備捍衛我們的利益」。

歐盟的回應顯示了其在貿易談判中的基本原則:對等與尊重。他們認為,有效的貿易對話應建立在平等的基礎上,任何形式的單邊威脅都無助於問題的解決。事實上,歐盟此前已經歷過美國對其鋼鐵、鋁等產品加徵關稅的情況,並準備好在必要時採取反制措施。 歐盟提出的解決方案包括實施工業品零關稅、擴大採購美國液化天然氣和黃豆等,並在鋼鐵產能過剩問題上與美國合作對抗中國,但與華盛頓在降低貿易逆差、食品安全標準、取消數位稅等議題上仍存在較大分歧。

影響深遠的蝴蝶效應

川普的關稅威脅不僅僅是美歐之間的貿易摩擦,更可能在全球範圍內引發連鎖反應。首先,50%的高關稅將顯著增加歐盟商品進入美國市場的成本,可能導致歐盟對美出口大幅下降,對相關產業造成嚴重衝擊,並可能迫使一些企業考慮將生產線轉移至美國或其他地區。 同時,歐盟的反制措施也可能損害美國特定行業的利益。

其次,這種單邊主義的貿易手段可能會進一步削弱世界貿易組織(WTO)等多邊貿易機制的權威性,鼓勵更多國家採取保護主義政策,從而對全球貿易體系造成長期損害。 在當前全球經濟面臨多重挑戰的背景下,主要經濟體之間的貿易衝突升級,無疑會增加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

再者,貿易戰的陰影也可能影響國際政治關係。美歐作為重要的盟友,貿易爭端可能會對雙方在其他領域的合作產生負面影響,例如在安全、外交等議題上的協調。

未來的走向:談判還是對抗?

目前來看,川普的「50%」關稅威脅更像是一種極限施壓的談判策略。他過去曾多次在貿易談判中運用類似手法,以期在談判桌上獲得更有利的地位。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也曾表示,川普認為歐盟提出的談判條件品質不如其他國家,希望透過這種做法催促歐盟。 然而,歐盟的強硬回應也表明,他們不會輕易在威脅面前讓步。

接下來的局勢發展將取決於雙方的博弈。是會透過真誠的談判找到雙方都能接受的方案,還是會陷入以牙還牙的關稅戰,對全球經濟造成更大的傷害?這不僅考驗著美歐雙方的政治智慧,也牽動著全球貿易的未來走向。一個以互相尊重和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系,才是符合各方長遠利益的。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的抬頭,只會讓全球經濟的蛋糕越做越小。

捍衛自身利益的決心

總而言之,川普揚言對歐盟商品課徵50%關稅的言論,再次凸顯了全球貿易體系所面臨的挑戰。歐盟方面強調以互相尊重為基礎的談判,展現了其維護自身利益和多邊貿易規則的決心。這場潛在的貿易衝突,其影響將是深遠的,不僅關係到美歐之間的貿易關係,更可能重塑全球貿易格局。國際社會正密切關注事態的發展,期盼雙方能夠透過對話解決分歧,避免貿易戰的爆發,共同維護一個開放、穩定和可預測的全球貿易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