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交部稱抗鬥中美關稅戰贏得尊重

近來,中美之間的經貿角力成為全球矚目的焦點。關稅作為雙方博弈的重要籌碼,其升降牽動著國際產業鏈的神經,也反映出大國關係的微妙變化。在這一背景下,中國外交部官員的某些表態,特別是關於「鬥爭才能贏得尊重」的論述,引發了廣泛討論。這不僅是外交辭令的運用,更深層次地折射出中國在面對外部壓力時所採取的姿態與策略。

關稅烽火下的真實體悟

中美關稅戰的硝煙,已持續一段時間。從最初的相互加徵,到後來的邊打邊談,再到近期出現暫時性互降關稅的曙光,整個過程跌宕起伏。這場「貿易戰」不僅僅是數字上的較量,更是國家意志、經濟韌性以及國際影響力的多維度比拼。中國外交部官亞司副司長梁建軍在一次吹風會上明確指出,中國同美國的這一輪互動說明一個道理:「只有鬥爭才能贏得尊重,妥協、綏靖祗能讓對方為所欲為、放開手腳」。 這番話,可謂是中方對這場關稅戰最為直白的總結與體悟。

回顧關稅戰的進程,美方率先發難,對多項中國商品加徵高額關稅。中方並未選擇沉默或一味退讓,而是迅速採取了對等的反制措施。這種「以牙還牙」的策略,在當時被許多人視為強硬甚至是冒險的舉動。然而,從中方後來的表述來看,這種堅決的反制,恰恰是其認為能夠「贏得尊重」的關鍵所在。梁建軍提到,面對美方濫施關稅,中方「發揮中流砥柱作用,站出來堅決反制,也迫使美方不得不調整關稅政策」。 這表明中方認為,正是因為採取了堅決的鬥爭姿態,才迫使對方回到了談判桌前,並取得了一些實質性進展,例如雙方同意建立經貿磋商機制,以及在關稅上的對等調整。

「鬥爭」的內涵與邊界

這裡所提及的「鬥爭」,顯然不是指盲目的對抗或衝突,而是指在維護自身核心利益和正當權益時所展現的堅定立場和必要行動。它包含了幾個層面的含義:

首先,是維護國家主權和發展權利。中國認為,關稅戰的本質是美方試圖遏制中國的發展,剝奪中國人民的正當發展權利。因此,中方的鬥爭是為了捍衛這些不容侵犯的權利。

其次,是反對單邊主義和霸凌行徑。中方多次強調,美方濫施關稅是單邊主義和霸凌行徑的體現,是對國際規則的破壞。中方的反制,也是為了維護多邊貿易體制和國際公平正義。

第三,是爭取平等對話的基礎。梁建軍表示,對話必須在尊重、平等、互惠的基礎上進行,絕不接受任何訛詐。 這意味著,「鬥爭」是為了創造一個更加平等的對話環境,避免在壓力下接受不公平的條件。

然而,「鬥爭」也並非沒有邊界。中方在強調鬥爭的同時,也表達了開放談判的大門。 「打,奉陪到底;談,大門敞開」成為中方處理中美經貿摩擦的經典表述。 這顯示出,中方在堅決維護自身利益的同時,也願意通過對話協商來解決分歧,但前提是對方必須拿出「平等、尊重、互惠」的態度。

韌性與底氣的來源

中方在關稅戰中展現出的「鬥爭」姿態,其底氣來自何處?梁建軍在吹風會上透露了一些關鍵因素。他提到,中國具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體制優勢、超大規模市場需求優勢以及全球最完備產業體系的供給優勢。 這些內在優勢,構成了中國經濟強大的韌性,使其能夠在面對外部壓力和挑戰時保持穩定,甚至實現「活得更好」。

超大規模市場意味著即使外部需求受到影響,內部市場也能提供強大的支撐;完備的產業體系則確保了供應鏈的穩定和生產的連續性。這些因素使得中國在與美國進行關稅博弈時,擁有較強的抗壓能力和迴旋空間。此外,中方也強調,其鬥爭不僅是為了自身利益,也是為了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利益,爭取平話語權。 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其在國際道義上的高度。

對未來的展望與挑戰

儘管中美之間達成了暫時性互降關稅的協議,但梁建軍也坦言,中方對美方從來不抱幻想,也不指望通過一次談判解決所有問題。 這反映出中方對中美經貿關係前景的清醒認識,認為未來的道路仍然充滿變數和挑戰。美國新政府的政策走向,以及全球經濟形勢的變化,都可能對中美經貿關係產生影響。

因此,中方強調將繼續「聽其言、觀其行」,保持足夠的耐心和定力,以及充分的資源和手段,不會在根本原則和核心利益上退讓。 這預示著未來的中美經貿互動可能仍然是談判與較量並存,合作與分歧交織的複雜局面。 「鬥爭才能贏得尊重」的理念,可能會繼續指導中國在與美國以及其他國家打交道時的策略選擇。

結論:尊重是奮鬥出來的

中國外交部官員「鬥爭才能贏得尊重」的論述,是中方在經歷中美關稅戰後提煉出的重要心得。它並非鼓吹對抗,而是在強調,面對不公平待遇和外部壓力時,一味妥協退讓並不能換來真正的尊重,只有堅定維護自身正當權益,敢於發聲和反制,才能迫使對方正視自己的立場和訴求,進而贏得應有的尊重和平等對待。

這也為其他在國際舞台上爭取自身權益的國家提供了鏡鑒。在一個充滿競爭和博弈的國際環境中,尊重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而是通過自身的實力和堅韌不懈的努力奮鬥出來的。中美關稅戰的這段經歷,無疑為這一觀點提供了有力的註腳。 未來的道路或許依然曲折,但這份從「鬥爭」中體悟出的「尊重」,將成為中國在複雜國際局勢中繼續前行的重要精神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