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研發AI輔助癌症藥物七成有效

為癌症治療注入新希望:內地研發新藥展現驚人療效

癌症,這個無情的字眼,是許多人心中的陰霾。每一次聽到關於癌症治療的新進展,都像是一道穿透烏雲的光芒,帶來希望。最近,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的一項臨床研究,為癌症患者帶來了一線曙光:一種由內地研發的新一代抑制劑,在治療特定基因突變引起的癌症上,展現了令人振奮的療效,而且副作用相對輕微。這項研究成果,不僅是醫學界的重大突破,更為無數與病魔抗爭的患者,點燃了生命的希望。

KRAS基因突變:難纏的對手

在深入了解這款新藥的療效之前,我們需要認識一個在癌症治療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敵人」——KRAS基因突變。KRAS基因是細胞生長和分裂過程中的一個關鍵開關,一旦發生突變,這個開關就會失控,導致細胞不斷增生,形成腫瘤。KRAS基因突變是多種實體腫瘤的常見致癌因素,包括肺癌、結直腸癌和胰臟癌等。 其中,KRAS-G12C突變亞型在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中尤為常見。 過去,針對KRAS基因突變的標靶藥物效果有限,特別是在結直腸癌中,往往需要聯合其他藥物才能提升療效,這也為治療帶來了不小的挑戰。

新一代抑制劑D3S-001:精準打擊KRAS-G12C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內地的生物科技團隊研發出了新一代KRAS-G12C抑制劑D3S-001。 這款藥物的設計初衷,就是為了更有效地抑制KRAS-G12C突變蛋白,並克服癌症治療中常見的耐藥性問題。 中大醫學院領導的跨國團隊,對D3S-001進行了一項臨床研究,旨在評估其在治療KRAS-G12C基因突變引起的實體腫瘤方面的安全性、耐受性和療效。

令人驚喜的研究成果:超過七成患者腫瘤縮小或消失

這項研究的結果,確實令人振奮。參與研究的患者中,多於七成患者的腫瘤出現了明顯縮小甚至完全消失的情況。 對於首次接受KRAS抑制劑治療的患者而言,D3S-001展現出顯著的抗腫瘤活性和持久的療效,整體客觀緩解率超過七成。 此外,疾病控制率(評估治療後沒有出現惡化的情況)更是高達97%。 即使是先前已經接受過KRAS抑制劑治療後病情惡化的患者,D3S-001依然展現出一定的療效,疾病控制率達到80%,這顯示了該藥物在克服耐藥性方面的潛力。

副作用輕微: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質

除了顯著的療效,這款新藥的另一個亮點在於其相對輕微的副作用。研究發現,參與研究的患者最常出現的副作用包括噁心和腹瀉,但程度普遍屬於輕至中度。 與傳統化療或其他一些標靶藥物相比,D3S-001的副作用更易於管理,這對於需要長期服藥的癌症患者來說,無疑能大大提升他們的生活品質。 一位參與研究的肺癌患者分享,在使用這款新一代抑制劑約一年後,他的氣喘明顯改善,腫瘤也縮小了,這讓他能夠重新找回正常生活的能力。

藥物機制與未來展望:單藥治療的潛力

研究進一步發現,每日一次口服600毫克的D3S-001,患者血漿中的藥物濃度足以完全抑制KRAS-G12C突變蛋白。 中大醫學院腫瘤學系副教授龍浩鋒指出,這項研究結果顯示,D3S-001在治療效果上優於第一代KRAS抑制劑,尤其是在結直腸癌中,它可以單獨使用就達到高緩解率,無需像過去那樣必須聯合抗EGFR抗體。 這項突破,為KRAS-G12C突變的結直腸癌患者提供了更簡便有效的治療方案。

目前,D3S-001仍處於研發階段。 中大正籌備進行第三階段研究,並同時探索其作為一線藥物的潛力,將與傳統免疫治療等方案進行成效比較。 隨著香港「1+」新藥審批機制的實施,即只需一個指定地方藥物監管機構的註冊證明以及本地臨床數據等要求,預計將有助於加快這類創新藥物在香港的面世速度,讓更多有需要的患者能夠及早受惠。

總結:點亮抗癌之路的希望之光

中大醫學院領導的這項臨床研究,為KRAS-G12C基因突變引起的癌症治療帶來了新的希望。內地研發的新一代抑制劑D3S-001,不僅展現了顯著的抗腫瘤活性,能使超過七成的患者腫瘤縮小或消失,同時其輕微的副作用也大大提升了患者的治療體驗和生活品質。這項研究成果的發表,不僅是對內地藥物研發實力的肯定,更是全球癌症治療領域的一個重要進展。我們期待D3S-001能夠盡快完成後續研究,並順利獲批,為更多癌症患者點亮抗癌之路的希望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