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人的偽裝:工業吸塵機裡的秘密

毒品,這個字眼本身就帶著沉重的陰影,它侵蝕著社會的角落,也扭曲著無數人的生命。毒販們為了躲避查緝,手法層出不窮,總是試圖將這些致命的貨物隱藏在最不起眼的日常物品之中。這次,他們把目標鎖定在了一種看似普通卻體積龐大的工業用吸塵機裡,企圖瞞天過海,將大批大麻花從加拿大運送到香港。然而,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香港警方的毒品調查科憑藉敏銳的洞察力和精密的部署,成功揭穿了這個精心策劃的毒品走私網絡。

綿密佈局,直搗巢穴

這起案件的破獲,源於警方毒品調查科的深入調查。他們掌握線報,鎖定了一批從加拿大運抵香港的可疑貨物,報稱是工業用吸塵機。販毒集團的狡猾之處在於,他們利用了這些體積較大的工業設備作為掩護,認為這樣可以降低被海關和警方查驗的風險。然而,警方並未因此鬆懈,反而對這批貨物展開了嚴密的監控。

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和追蹤,警方鎖定了貨物的最終目的地——錦田元崗新村。上周五(5月16日)下午,當這批藏有毒品的「吸塵機」被運抵該處,兩名男子開始進行拆卸工作,將藏匿其中的大麻花取出時,警方果斷採取了行動,當場將這兩名男子拘捕。在現場,警方檢獲了150包以真空包裝的大麻花,總重量高達102公斤。 這些大麻花市值估計超過2,350萬港元。

行動並未就此結束,警方的調查發現這個販毒集團的網絡遠不止於此。同日下午,警方在沙田區的一個公共屋邨展開了同步行動。他們首先在一棟公屋大廈外截停了一名可疑男子,並在他身上搜出3公斤懷疑可卡因。 隨後,警方突擊搜查了該屋邨的兩個單位,成功拘捕了一名姓潘的本地男子及一名同姓潘的本地女子。

主腦落網,網絡瓦解

警方的深入調查顯示,被捕的34歲姓潘男子被認為是這個販毒集團的主腦。 他不僅負責安排這批加拿大運來的大麻花,還招攬和指使其他被捕成員處理毒品。 此外,警方相信這個主腦也操控著同案其他被捕人士,參與販運在沙田檢獲的可卡因。 除了主腦外,其他被捕成員收取的報酬約為數千至一萬港元不等。

這次行動成功地打擊了一個有組織的販毒集團,將其整個運毒鏈條徹底瓦解。警方強調,此次行動成功檢取了該販毒集團控制的所有毒品,有效堵截了這批大麻花和可卡因流入本地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案中還有被捕人利用自己的公屋單位進行販毒活動,警方將把相關情況轉介給相關部門跟進處理。

冰山一角:跨境販毒的挑戰

這起案件再次凸顯了跨境毒品走私活動的猖獗。加拿大雖然在部分地區將大麻合法化,但也因此成為一些不法分子將大麻販運至其他國家或地區的來源地。過去也有從加拿大運送毒品至香港而被查獲的案例,例如海關曾於去年9月從一批加拿大運抵香港的黃豆中檢獲約500公斤懷疑大麻花,市值約1.3億港元。 更早之前,也有加拿大運港木地板藏毒的案件,檢獲60公斤懷疑大麻花,市值約1300萬元。 這些案件都顯示出毒販們利用合法貨物作為掩護的慣用手法。

販毒集團的手法不斷演變,他們利用複雜的物流網絡、多層次的轉運安排以及看似無害的商品來隱藏毒品,試圖逃避執法部門的追蹤。 這對海關和警方來說,無疑是巨大的挑戰。因此,提高風險管理能力、加強情報分析以及與國際執法機構的緊密合作,成為打擊跨境販毒的關鍵。

社會共識:齊心協力築防線

這宗案件的破獲,除了警方的努力,也離不開社會各界的警覺。海關曾呼籲物流業界提高警覺,特別是對於新客戶和只使用電郵或即時通訊軟件聯絡的客戶,應格外小心,並建議要求客戶提供更多資料以核實其身份和貨物性質,防止被販毒集團利用。 這提醒了各行各業的從業員,都有責任為社會的禁毒工作出一分力。

毒品問題不僅僅是執法部門的責任,更是一個需要全社會共同面對的問題。從源頭打擊販毒集團,全鏈條阻止毒品流入,是警方一直以來的工作方向。 然而,更重要的是提高公眾的禁毒意識,特別是青少年,避免他們受到毒品的侵害或被不法分子利用。

總結回望:持續的戰役

這起加拿大寄港工業吸塵機藏大麻花的案件,是香港警方在打擊毒品犯罪戰役中的又一次勝利。它揭示了毒販們不斷翻新的走私手法,也展現了香港警方維護社會安寧的決心和能力。然而,這場與毒品的戰役並未結束,它需要持續的努力、警惕的眼睛以及社會各界的齊心協力。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構築起一道堅實的防線,將毒品拒之門外,保護我們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