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門無煙龕位5.19開放申請,近港鐵8分鐘

踏入五月,生死離別的議題總會悄然觸動人心。在這個追思故人的時節,骨灰龕位的需求成為不少家庭關注的焦點。而食物環境衞生署(食環署)最近公布的新一輪公眾骨灰龕位編配安排,特別是沙田石門靈灰安置所的推出,為市民提供了新的選擇,也帶來一些值得探討的變化。

新選項的浮現:石門靈灰安置所的特色

新一輪公眾骨灰龕位編配將於2025年5月19日起接受申請,涵蓋粉嶺和合石第六期、東區哥連臣角新廈以及沙田石門靈灰安置所。 其中,全新的石門靈灰安置所尤其引人注目,預計將於今年第三季啟用。 這個新落成的安置所,最顯著的特點便是其「無煙」的設計理念。

綠色殯葬的先行者

石門靈灰安置所被規劃為一個全面禁香的設施,不設任何供燃燒香燭或祭品的設施。 這項措施是因應附近居民的意見而實施,旨在推動環保。 對於習慣以燃燒香燭祭拜的市民而言,這是一個需要特別留意的差異點。食環署已明確呼籲,若有燒香、化寶的需求,應考慮其他非禁香的靈灰安置所,以免造成不便或不愉快。

地理位置的優勢

除了環保的考量,石門靈灰安置所的地理位置也是其一大優勢。它鄰近港鐵石門站,步行僅需約8分鐘即可到達。 對於日後前來拜祭的家屬而言,便捷的交通無疑能減輕舟車勞頓,讓思念故人的心意更加順暢。

可續期骨灰龕位

與近年推出的公眾龕位一樣,石門靈灰安置所的龕位也採用可續期形式編配。 初次的安放期為20年,期滿後家屬可以每10年續期一次。 標準龕位首20年的費用為港幣2,400元,大型龕位(至少安放3位先人骨灰)則為港幣3,000元。 續期費用分別為每10年港幣1,200元和港幣1,500元。 這項安排讓骨灰龕位的使用更具彈性,也減輕了市民一次性支付高額費用的壓力。

申請流程與注意事項

新一輪公眾骨灰龕位的申請日期為2025年5月19日上午九時正至2025年6月18日下午五時正。 市民可以透過多種方式遞交申請,包括網上申請、下載申請表格郵寄或親身遞交,或透過熱線傳真索取表格。 食環署鼓勵市民使用網上申請,過程更為便捷,並可即時收到附有申請編號的確認電郵。

攪珠及電腦隨機抽籤

骨灰龕位的編配將以公開攪珠及電腦隨機抽籤的方式進行,預計於今年第三季舉行。 中籤的申請人將獲通知其獲編配的特定龕位編號,而非自行選擇龕位。 食環署會透過WhatsApp、流動電話短訊、電郵或郵寄方式通知中籤者辦理編配手續的時間及繳費安排。

申請資格與所需文件

申請人必須為同一位先人填寫一份申請表格。 申請大型龕位須填寫至少三位先人的資料,標準龕位則須填寫至少一位先人的資料。 先人必須符合特定資格條件,例如死亡時為香港居民並在政府火葬場火化,或離世前20年內有至少10年為香港居民並在外地火化,或遺骸經合法撿拾後在政府火葬場火化。 申請時通常需要夾附所需文件副本,但若曾於2019年或以後遞交申請並獲接納,或亦是為該先人申請火葬服務的申請人,則可經網上填寫申請表格,毋須夾附文件副本。

骨灰龕位供應的現況與未來

食環署表示,目前本港骨灰龕位供應充足,合資格的申請人基本上毋須輪候。 署方會持續觀察死亡率等情況,並繼續物色合適地方建設安置所,以確保中長期供應穩定。

環保與傳統習俗的平衡

石門靈灰安置所的「無煙」設計反映了社會對環保的日益重視,也符合綠色殯葬的大趨勢。然而,對於部分仍然習慣燃燒香燭祭品的市民而言,這項規定可能需要時間適應。食環署助理署長何婉雯表示,禁香安排旨在支持環保,但署方仍會平衡環保和習俗需要。 區議員董健莉亦認為,「無煙」是社會大勢所趨,但仍需尊重各人信仰。 未來公眾靈灰安置所是否應繼續全面禁香,將是一個需要社會持續討論的議題。

人流管制與社區影響

隨著石門靈灰安置所的逐步啟用,其提供的骨灰龕位最終將達約4萬個。 雖然便捷的交通帶來便利,但區議員也表達了對清明節及重陽節等節日期間人流可能對社區生活造成影響的擔憂。 未來相關部門需要與區議會及警方協調,做好人流管制及交通安排,以確保居民生活不受太大影響。

結語:讓追思更有意義

面對生命的終點,如何讓逝者安息、生者追思,是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的課題。石門靈灰安置所的推出,在提供新的安放選擇的同時,也帶來了環保、交通便利等方面的考量。 「無煙」的設計理念是一項創新嘗試,能否獲得廣泛接受,有待時間驗證。無論選擇哪種方式,最重要的是讓緬懷故人的心意得以傳承,讓追思的儀式充滿敬意與愛。在這個五月,願我們都能以最合適的方式,向摯愛的先人表達我們的思念與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