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打工仔的血汗錢:積金局如何應對僱主欠供款的挑戰
強積金制度作為香港勞工退休保障的重要支柱,其順暢運作與每一位打工仔的未來息息相關。然而,僱主拖欠供款的問題,如同烏雲般籠罩著部分僱員的退休前景。積金局作為監管機構,肩負著維護僱員權益的重責大任。近期數據顯示,積金局去年發出了高達四十萬張僱主欠供款通知書,並正積極研究引入分層遞增的拖欠附加費,這一舉措不僅反映了問題的嚴峻性,更展現了當局提升執法效能的決心。
拖欠供款:不容忽視的警訊
四十萬張通知書,這冰冷的數字背後,是無數打工仔可能受損的強積金權益。積金局行政總監鄭恩賜表示,近兩年僱主拖欠強積金的數字有所增加,去年發出的欠款附加費通知書較前年增加了約百分之六至七。 這些拖欠個案主要集中在飲食、建造和零售等行業,顯示部分行業在經濟環境變化下正面臨較大的經營壓力。 雖然絕大部分僱主都能夠按時履行供款責任,但少部分僱主的拖欠行為,已對僱員造成實質影響。
追討之路:積金局的「四步曲」
面對僱主拖欠供款,積金局並非坐視不理。當局設有一套追討機制,可謂「四步曲」。第一步,即時向拖欠供款的僱主發出繳款通知書,要求補交欠款及附加費。 這些成功追討的款項會直接存入僱員的強積金帳戶。 過去五年,約三成個案在收到通知書後於限期內繳清。 第二步,若僱主未在限期前補交,積金局會聯絡僱主,搜集相關資料,並要求即時補交。 第三步,對於持續拖欠的僱主,積金局會展開民事申索程序,代僱員入稟法院追討。 只有約百分之五的個案最終需要訴諸法庭。 第四步,若個案涉及僱主清盤或破產,積金局會為僱員向相關方面提出債權證明。
儘管有既定的追討程序,但漫長的過程可能降低追回全數供款的可能性,特別是當僱主在過程中結業、破產或清盤,可能讓打工仔的血汗錢付諸東流。
提升阻嚇力:研究分層遞增附加費
為了更有效地打擊僱主拖欠供款的行為,積金局正積極研究修訂現行機制,考慮引入分層遞增的拖欠附加費。 現時,拖欠供款會被徵收劃一的百分之五附加費。 積金局構思將附加費改為「分層遞增」,例如拖欠一個月徵收百分之五,超過一個月則增加至百分之十,更長時間的附加費率仍在考慮中。 這一改變旨在提高僱主盡早繳款的動機,增加拖延的成本,從而更有效地保障僱員權益。 這項修訂涉及法例修改,需要提交立法會審議並由政府落實。
積金易平台:加速追蹤與執法
科技的進步也為積金局提供了更強大的工具。「積金易」平台全面運作後,將有助於積金局更快地掌握僱主供款情況。 平台能讓積金局更迅速地向拖欠供款的僱主發出繳款通知書,預計可較以往加快約三個星期。 同時,平台也能提升處理懷疑違規個案的效率,使調查和執法工作更加精準有效。
挑戰與未來:持續的努力
儘管積金局採取了多項措施,但追討欠款的工作仍面臨挑戰。部分僱主可能因資金周轉問題而拖欠,另一些則可能是存心拖欠的「慣犯」。 對於後者,積金局會列入「慣犯」名單,並更快地採取法律行動。 然而,強積金涉及個人及公司資料,積金局在向其他執法部門通報時,必須依法行事。
積金局的工作,是保障廣大打工仔退休生活的基石。透過發出通知書、嚴謹的追討程序、研究分層遞增附加費,以及運用積金易平台等手段,積金局正不斷努力提升執法效能,冀望能築起一道更堅實的防線,確保每一分強積金都能準時、足額地存入僱員的帳戶,讓他們在退休之時,能享有應得的保障。
結語:共同守護的責任
僱主準時供款是法定義務,更是對僱員未來的一份責任。打工仔亦應定期檢查自己的強積金供款紀錄,一旦發現異常,應及時向積金局尋求協助。 保障強積金權益,需要積金局的積極執法,更需要僱主與僱員的共同關注與配合。只有這樣,強積金制度才能真正發揮其應有的作用,為香港打工仔構築穩健的退休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