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高速公路改道疑為金建希謀利 警方搜查國土交通部

一條高速公路的彎折,竟牽動青瓦台的風暴?這不是什麼政治驚悚片的開場,而是韓國真實上演的戲碼。「首爾-楊平高速公路」興建計畫,原定的終點好端端的,卻在政府上台後悄悄轉了個彎,而這個新彎道的盡頭,赫然逼近總統夫人金建希家族擁有的土地。於是,一場關於圖利與權謀的質疑如野火般蔓延,甚至驚動警方大動作搜索國土交通部,讓這條路不再只是單純的交通建設,更成了觀察韓國政壇光怪陸離的窗口。

爭議的起點:為何一條公路會引發如此軒然大波?

這條「首爾-楊平高速公路」的建設計畫,最初是楊平居民長年的期盼。楊平郡的兩水里地區景色宜人,吸引眾多遊客,但現有的交通動脈——6號國道,在週末總是被車潮擠得水洩不通。居民們夢想著一條新的高速公路能緩解壅塞,帶動地方發展,讓首爾到楊平的車程從一個半小時甚至兩小時,大幅縮短到僅僅15分鐘。 這項總工程資金預估高達1.7695萬億韓元(約合100億元人民幣)的計畫,原定於2025年開工,2031年竣工,可說是地方發展的關鍵命脈。

然而,故事在韓國國土交通部於2023年5月公開變更後的路線方案時急轉直下。 原本規劃從首爾市與京畿道河南市,通往京畿道楊平郡西面的終點,被悄悄往南移動至江上面。 問題就出在這個新的終點,它距離金建希家族持有的一塊佔地2.2663萬平方米的地皮僅約500米。 這條高速公路的彎,恰好彎進了第一夫人家族土地的「致富圈」,自然引發了「為金建希一家開後門」的強烈質疑。

陰影籠罩:圖利質疑與政治風暴

在野黨共同民主黨迅速抓住這個「致命的彎」,直指路線變更涉嫌圖利金建希家族。 他們認為,更改道路建設路線是受到了金建希方面的「點撥」。 共同民主黨前黨首甚至在社交平台上發布影片,直接點名高速公路改道經過總統岳母的土地,讓爭議迅速擴大,成為韓國國內的巨大話題。

面對排山倒海的質疑,時任國土交通部長官元喜龍於2023年7月斷然宣布無限期終止興建計畫。 他指責共同民主黨「製造假新聞帶節奏」,表示既然在野黨的煽動行為不會停止,那麼就選擇全面取消工程項目。 元喜龍甚至撂下狠話,如果最終調查發現他事先知道金建希一家的土地在變更後的路線附近,或事先從工程項目負責人那裡得到相關指示,他會立刻辭去部長職務,並賭上自己的政治生涯。

然而,這一「玉石俱焚」式的決策並未能平息風波,反而引發了更大的反彈。共同民主黨黨首李在明批評國策事業不應感情用事,不能因為一時生氣就將價值數萬億韓元的項目當作兒戲。 楊平居民也對此感到憤憤不平,認為高速公路建設突然變成政治鬥爭工具,而吃虧的還是居民。

調查深入:警方介入與搜索行動

儘管高速公路項目已被叫停,但關於其中是否存在不法行為的質疑並未消散。京畿南部地方警察廳在爭議發生後的10個月以來進行了初步調查。 終於,在2025年5月16日,警方取得了法院簽發的扣押搜索令,並對韓國國土交通部、楊平郡廳以及承辦商慶東工程、東海綜合技術公司進行了約6小時的搜索調查。 警方此舉無疑是希望透過扣押相關文件和資料,釐清在高速公路路線變更過程中是否存在權力濫用或圖利特定人士的情況。

這並非金建希家族首次捲入爭議。在此之前,金建希的母親和哥哥就曾涉嫌地產弊案,被指控偽造文件以減少開發影響費,金建希的哥哥也因此被移送檢方。 此外,金建希本人也曾捲入學歷造假、干涉大選以及操縱股價等爭議。 這些事件的累積,使得民眾對於金建希及其家族的信任度受到考驗,也讓這次高速公路改道爭議顯得格外敏感。

前路迢迢:真相待釐清,信任待重建

警方的搜索行動是這起高速公路改道爭議的最新進展,也意味著相關調查將進一步深入。這起事件不僅關乎一條高速公路的走向,更觸及了韓國社會對於公平正義、權力監督以及政治人物清廉度的關注。

高速公路的改道究竟是出於專業評估的考量,還是真如質疑所言,是為了金建希家族的利益而「彎道超車」?這需要警方的公正調查來揭開真相。國土交通部在決策過程中扮演了什麼角色?是否有受到不當的壓力?這些問題都需要被一一釐清。

此事件無疑再次提醒我們,公共工程的決策過程必須透明、公開,並且符合公眾的最大利益。任何可能涉及圖利的嫌疑,都應該受到嚴格的檢視和調查。韓國檢警對國土交通部的搜索,顯示了司法機關對於此案的重視,也讓外界期待一個公正的結果。

無論最終調查結果如何,這場高速公路改道風波已經對韓國政壇造成了衝擊,也讓民眾對於政府的信任度面臨考驗。重建信任需要的不僅是調查結果的公佈,更需要政府在未來的施政中展現出更高的透明度和對公眾利益的堅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