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出行的未來:政府與網約車平台的對話與「白牌車」的挑戰
近年來,網約車服務在全球範圍內迅速發展,深刻改變了人們的出行習慣。香港也不例外,網約車平台的出現為市民提供了更便捷、更多樣化的出行選擇,然而,與此同時,「白牌車」服務的灰色地帶及其帶來的種種問題,也成為了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政府近期與網約車平台進行會面,重申營運必須依法,正是對這一複雜局面所採取的積極應對措施。
網約車的興起與現有法規的碰撞
網約車平台的出現,猶如一股清新的風,吹拂著傳統的士行業。透過手機應用程式,乘客可以輕鬆預約車輛,享受點對點的便捷服務,甚至可以選擇不同的車輛類型和服務級別。這無疑滿足了部分市民對於出行服務質素和便利性的更高需求。然而,現行的法例對這些新興服務尚未完全涵蓋和規管,尤其是利用私家車進行非法載客取酬的「白牌車」服務,更是觸及了法律的底線。在香港,私家車及輕型貨車非法出租或取酬載客是違規行為。
「白牌車」問題的核心在於其合法性與公平競爭。與的士需要遵守嚴格的牌照、保險及營運規章不同,「白牌車」的營運成本相對較低,缺乏有效監管,可能存在安全隱患,也對依法營運的的士構成不公平競爭。這引發了的士業界的強烈反彈,他們認為「白牌車」搶走了他們的生意,嚴重影響了生計。部分業界人士甚至曾考慮採取較為激烈的行動表達訴求。
政府的角色:平衡、規管與前行
面對網約車帶來的機遇與挑戰,政府的角色至關重要。政府的立場是清晰的:改善的士服務、規管網約車平台、打擊非法「白牌車」經營。這三者緊密相連,缺一不可。
首先,改善的士服務是提升整體出行體驗的重要一環。多年來,部分市民對的士服務存在詬病,例如「劏客」、拒載、服務態度欠佳等問題。政府已推出一系列措施,例如推行的士車隊制度,鼓勵的士提升服務質素,並研究強制安裝攝錄系統、行車記錄儀及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等,以期改善乘客的出行體驗。
其次,規管網約車平台是大勢所趨。網約車作為一種廣受歡迎的出行方式,其存在已是不可逆轉的趨勢。政府需要做的不是一味打壓,而是積極研究並制定合適的法規框架,確保網約車平台在合法、公平的環境下營運。這包括考慮對平台及司機設立牌照要求、確保所有行程都有保險保障、建立雙向評分機制、以及對司機進行背景審查和車輛檢驗等。據悉,運輸及物流局正全速推進規管網約車平台的立法建議,務求讓市民和旅客享受安全便捷的點對點服務。
最後,嚴厲打擊非法「白牌車」經營是維護法治和公平競爭的必要手段。政府已多次重申,任何網約車平台提供非法「白牌車」服務都必須依法處理。政府正研究進一步完善法例,加強打擊非法出租或取酬載客的行為,包括考慮取消相關司機的駕駛資格,以及在有足夠證據的情況下扣押涉事車輛。
對話的重要性:聆聽、理解與尋求共識
政府與網約車平台以及的士業界的會面,是解決問題的重要一步。透過坦誠的交流,政府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各方的關注和困難。的士業界表達了對「白牌車」影響生計的擔憂,並提交了請願信及簽名。網約車平台則分享了其營運模式和對規管的建議。這些對話有助於政府在制定政策時更全面地考慮各方利益,尋求最大公約數。
解決網約車與的士之間的矛盾,並非「你死我活」的零和遊戲。許多地方的經驗表明,網約車和的士可以共存甚至互補。例如,新加坡允許的士透過網約平台接單,並實行動態調價。內地也有「巡網融合」的模式,助力的士行業實現數字化轉型,提升服務質素和收入。香港可以借鑒這些成功經驗,探索適合本地情況的融合發展模式。
展望未來:邁向智慧出行的和諧共融
規管網約車和打擊「白牌車」是一個複雜且具有挑戰性的課題,需要政府、網約車平台、的士業界以及市民共同努力。政府需要加快立法進程,為網約車市場建立清晰的法律框架。網約車平台需要確保其服務符合法律要求,並積極與政府和業界合作,提升服務質素和安全性。的士業界也需要正視自身存在的問題,積極改進服務,提升競爭力。市民則應選擇合法合規的出行方式,保障自身權益。
交通出行是城市運作的命脈,也是市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科技不斷進步的今天,網約車的出現為出行帶來了新的可能性。透過政府的有效規管和引導,以及各方的理解和合作,香港的交通出行市場有望實現更健康、有序的發展,讓市民和旅客都能享受到安全、便捷、多元化的出行服務,共同邁向智慧出行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