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災效應下保險商品重獲青睞:2025年前四月可望衝破3,400億元
近年來,全球經濟面臨多重挑戰,包括股災效應、關稅政策不確定性等,這些因素使得投資者開始重新評估其投資組合,並尋找更穩定的投資工具。保險商品作為一種風險管理工具,開始重獲青睞。2025年前四個月,保險業的新契約保費收入預計將衝破3,400億元,尤其是外幣保單的銷售表現亮眼。這一趨勢不僅反映了投資者對風險的重視,也體現了保險業在金融市場中的重要性。
保險商品的多元化與風險管理
在當前的經濟環境下,保險商品的多元化成為了一個重要的趨勢。投資者不僅關注傳統的保險商品,也開始青睞外幣保單。根據金管會的數據,截至2025年2月底,外幣保險商品的新契約保費收入已達673.54億元,占整體新契約保費的38.95%[4]。這一數字顯示了投資者對於外幣保單的需求日益增加,尤其是在美元、澳幣和人民幣等貨幣的保單中。
外幣保單的銷售增溫與多種因素相關。例如,美元保單受惠於美股在1、2月的表現,加上業者調高利變型保單利率,買氣顯著回升[4]。澳洲通膨趨緩、GDP成長改善,提升民眾對澳幣信心,帶動澳幣保單銷量優於去年[4]。人民幣保單則因中國股市回穩,以及壽險業者去年底推出新產品,銷售明顯增溫[4]。
保險公司的業績表現
在2025年前四個月,多家保險公司的業績表現出色。例如,國泰產險的簽單保費維持雙位數成長,4月份簽單保費達35.8億元,累計簽單保費達132.4億元,年成長14%[1]。核心保險業務中,車險累計簽單保費年成長7%,火險在第二季聚焦商業火險市場,累計簽單保費年成長35%;工程險持續關注風電綠能公共等業務,累計簽單保費年成長36%[1]。
此外,國泰金控的整體業績也表現出色。前四個月,國泰金控的稅後淨利達334.1億元,受惠於放款動能強健和資金成本控制得宜[1]。保險與基金等財富管理商品銷量佳,信用卡簽帳金額穩定成長,聯貸收入增加,累計淨手續費收入顯著增長[1]。
金融市場的不確定性與保險業的機遇
在金融市場的不確定性下,保險業面臨著既有挑戰,也有機遇。例如,美國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對投資者產生了影響,導致市場動能趨緩[1][2]。然而,這也促使保險公司加強風險管理和多元化投資。中信金控董事長顏文隆表示,中信金將強化對客戶產業風險的掌握與流動性的支持,在供應鏈重組趨勢下密切關注產業移轉商機[2]。
此外,保險公司也在積極布局ETF和穩定股息的投資標的,以應對市場變化[2]。這一策略不僅有助於降低投資風險,也能夠提供穩定的收益,進一步增強投資者的信心。
結論
2025年前四個月,保險商品的銷售表現預計將衝破3,400億元,尤其是外幣保單的銷售增溫。這一趨勢反映了投資者對風險管理的重視,以及保險業在金融市場中的重要性。保險公司通過多元化的投資策略和風險管理,為投資者提供了更穩定的投資選擇。
在未來,保險業將繼續面臨挑戰,但也將有更多機遇。隨著全球經濟的變化,保險公司需要不斷適應市場需求,提供更好的風險管理工具和投資選擇。同時,投資者也需要保持警惕,合理評估投資風險,選擇適合自己的保險商品,以確保財富的安全和增長。
資料來源:
[1] money.udn.com
[2] wealth.businessweekly.com.tw
[3] m.cnyes.com
[4] money.udn.com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