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聚青春力量,共譜家國情懷
在現今快速變遷的世界裡,青年是社會的未來,也是承載希望的關鍵。如何讓年輕一代更深入地認識自己的國家,增強身份認同與歸屬感,一直是各界關注的焦點。近期,「百萬青年看祖國」交流計劃的啟動,為香港青年打開了一扇了解內地、探索祖國廣袤大地的窗戶。由大灣區共同家園青年公益基金資助,這項計劃成功匯聚了逾1500名香港青年,他們將分批前往內地13個省份、36個城市,展開一場場深度交流與學習的旅程。這不僅是一次簡單的參訪活動,更是一場心靈的觸碰與視野的拓展。
探索未知,觸摸真實的內地脈動
這次「百萬青年看祖國交流計劃」之所以引人注目,在於其廣泛的覆蓋範圍和多元化的主題設計。逾1500名青年將兵分多路,前往內地的廣闊天地。他們的足跡遍及全國13省36市,從北國的壯麗風光到南疆的秀美景色,從歷史悠久的文化古都到充滿活力的現代化都市,每一個目的地都蘊藏著豐富的故事與無限的可能。
不同於走馬看花式的旅遊,這些交流團的主題豐富多元,緊扣時代脈搏。據了解,獲資助的項目涵蓋了人工智能、航天科技、歷史文化、人文藝術、生態環境保育、體育及非遺文化等眾多領域。 例如,有交流團將前往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親身感受國家航天事業的蓬勃發展,甚至有機會近距離直擊火箭發射的震撼時刻。 還有研習團將深入內蒙古,體驗邊疆文化,了解鄂溫克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感受與俄羅斯接壤的呼倫貝爾市的獨特魅力。 這些精心設計的行程,旨在讓香港青年能夠從不同角度、多層次地了解國家的發展成就和多元文化。
資助的力量:撐起青年交流的翅膀
能夠促成如此大規模且多元化的交流計劃,離不開背後的資助力量。大灣區共同家園青年公益基金在其中扮演了關鍵角色。據悉,基金共審批了38個非牟利機構的交流項目,總資助金額高達港幣530萬元,直接惠及逾1500名青年。 基金的投入,為許多有志於了解內地的香港青年提供了寶貴的機會,減輕了他們的經濟負擔,讓更多人能夠跨越地域的限制,親身感受祖國的發展與變化。
大灣區共同家園青年公益基金副主席楊政龍表示,推出這項交流計劃正是希望通過親身體驗,讓香港青年更真切地感受國家的進步,並能更進一步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他強調,青年是香港的未來,也承載著國家和香港的共同希望,基金將繼續與特區政府、青年機構及學校深化合作,為青少年提供更多元化的交流機會。
交流的意義:心靈的觸碰與視野的開闊
這次「百萬青年看祖國交流計劃」不僅僅是身體的移動,更是一次心靈的觸碰與視野的開闊。當香港青年踏上內地的土地,與當地的人們交流,親身感受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氛圍時,他們對國家的認知將不再僅限於書本或媒體的片面了解,而是變得更加立體和真實。
通過參觀高科技企業、了解前沿科技發展,他們可以感受到國家在創新領域的巨大潛力;通過體驗傳統文化、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活動,他們可以感受到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通過走訪不同城市、與不同背景的人們交流,他們可以感受到內地社會的多元與活力。這些親身經歷將幫助他們打破固有的觀念,增強對國家的情感連結和文化認同。
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橋樑
「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是近年來香港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而青年交流正是促進這種融入的有效途徑之一。通過深入內地,香港青年可以更清晰地看到國家發展的機遇所在,了解自己在其中可以扮演的角色。
例如,一些交流項目涵蓋了創科領域,這將幫助香港青年了解內地在科技創新方面的最新進展,為他們未來的學業和職業發展提供新的思路。參與邊疆文化研習的青年,則可以了解到國家在民族團結和邊疆發展方面的努力,增強對國家整體佈局的認識。這些交流經歷,將幫助香港青年更好地把握國家發展帶來的機遇,為自己的未來規劃提供更多可能性。
挑戰與展望:持續交流的重要性
儘管這次「百萬青年看祖國交流計劃」取得了良好的開端,但我們也應看到,促進香港青年深入了解內地、增強家國情懷是一項長期而持續的任務。一次交流活動或許能帶來初步的認識,但要形成深刻的理解和情感連結,需要持續不斷的努力。
未來,應進一步豐富交流形式和內容,除了單純的參觀考察,還可以增加更多互動性強、參與度高的活動,例如與內地青年共同開展項目、參與志願服務、進行深度調研等。同時,應加強交流的後續跟進,鼓勵香港青年將在內地的所見所聞進行分享,通過文字、圖片、影片等多種形式,將他們的體驗傳達給更多人,形成更大的影響力。
結語:點燃青春夢想,匯聚前行力量
「百萬青年看祖國」不僅是一個響亮的口號,更是一個充滿希望的行動。通過大灣區共同家園青年公益基金的資助和精心組織,逾1500名香港青年正在祖國的廣袤大地上書寫屬於他們的青春篇章。這場交流之旅,是探索,是學習,更是成長。它點燃了香港青年的家國情懷,匯聚了前行的力量。我們期待看到更多香港青年踏上這片充滿機遇的土地,親身感受國家的發展脈動,為香港的繁榮穩定和國家的偉大復興貢獻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