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寵物風險處處:潛藏疾病,可能危及毛孩與家人
近年來,隨著網路平台的普及,越來越多市民選擇透過線上途徑購買寵物,渴望為家中增添一份溫馨與陪伴。然而,在這看似便利的交易模式下,卻隱藏著重重危機。消費者委員會(消委會)與漁農自然護理署(漁護署)的最新調查報告,猶如一記警鐘,揭示了網購寵物背後的驚人事實:患病率奇高、來源不明、文件造假,甚至可能傳播人畜共通疾病,對無辜的毛孩和牠們的新家人構成嚴重威脅。
揭開神秘面紗:網購寵物的健康真相
消委會與漁護署透過問卷向本地註冊獸醫進行深入調查,數據令人觸目驚心。報告指出,在過去一年求診的新購貓狗中,平均每10隻網購的貓狗,就有約一半被發現患有疾病或處於不良狀態。 這個比例顯著高於從持牌實體寵物店購買的貓狗。 這意味著,透過網購平台來到新家的毛孩,有更高的機率帶著病痛,讓新主人在迎接牠們的喜悅之餘,還要面對龐大的醫療開支和情感壓力。常見的疾病包括呼吸道感染、腹瀉、皮膚感染等,其中網購貓隻患上貓泛白血球減少症的比例更是遠高於從寵物店購買的貓隻。
更令人擔憂的是,超過九成網購貓狗在求診時,都缺乏適當的疫苗接種紀錄,甚至有寵物主人持有的針卡沒有獸醫簽署,或只有簡體字樣,真實性存疑。 疫苗是保護寵物健康的第一道防線,缺乏完整的疫苗紀錄,不僅讓寵物自身暴露在各種傳染病的風險中,也可能威脅到家中其他寵物,甚至對人類健康構成潛在威脅。
追本溯源:不良賣家的灰色地帶
為什麼網購寵物的健康問題如此普遍?調查揭示了背後的灰色產業鏈。消委會以神秘顧客身份接觸多位網上寵物賣家,發現其中約九成賣家,懷疑涉及內地走私或本地無牌繁殖或販賣活動。 這些不良賣家為了降低成本,往往在惡劣的環境下繁殖寵物,缺乏應有的獸醫護理和防疫措施。 這些寵物在出生後的關鍵時期就已經承受著健康風險,即使外表看似活潑健康,體內可能已經潛藏著疾病。
更甚者,部分賣家會利用「自家繁殖」的名義,以較低的價格吸引買家。 然而,這些聲稱「自家繁殖」的寵物,很可能來自不合規格的劣質繁殖場,或是透過非法途徑走私入境。 漁護署提醒市民,要提防這種「寵物釣魚詐騙」(Petfishing)手法,不良賣家會在網上發布虛假或具誤導性的寵物資訊,甚至誇大寵物的血統,誘騙買家。 一旦交易完成,當寵物出現健康問題,這些賣家往往會銷聲匿跡,讓買家求助無門,難以追究責任。
隱藏的危機:人畜共通疾病的潛在威脅
網購寵物不僅對寵物自身的健康造成威脅,其來源不明和缺乏正規檢疫的特性,更可能帶來公共衞生風險。獸醫擔憂,若大量懷疑走私的貓狗進入香港,可能會引入狂犬病等嚴重的傳染病。 狂犬病是一種人畜共通疾病,一旦感染後果不堪設想。缺乏適當的晶片植入(尤其是網購狗隻普遍未植入晶片)和正規健康證明,使得追蹤和控制疾病傳播變得異常困難。這不僅僅是個人購買寵物的風險,更是整個社會需要面對的公共衞生挑戰。
做個精明主人:保護自己與毛孩
面對網購寵物的重重陷阱,作為有意飼養寵物的市民,我們應該如何保護自己和無辜的毛孩呢?消委會和漁護署提出了幾點重要的建議:
首先,優先考慮領養。 香港有許多健康、可愛的動物正在等待一個溫暖的家,領養不僅能賦予牠們第二次生命,也能減少對不法繁殖和販賣的支持。
其次,如果決定購買,務必選擇持有由漁護署簽發的「動物售賣商牌照」的持牌實體寵物店。 持牌寵物店受到漁護署的監管,需要遵守發牌條件,確保動物的活動空間、衞生、通風等符合規定。 漁護署也會定期進行巡查,確保店鋪符合標準。 在這些店鋪購買,相對而言更有保障,追究責任也相對容易。
第三,切勿在未見到寵物實體前付款,包括支付訂金或按金。 在交易前,應親身到訪寵物所在的地方,觀察寵物的精神狀態、食慾、活動情況等,並要求查看寵物的健康證明文件和疫苗接種紀錄。 合法的賣家通常樂意配合這些要求。
第四,務必索取並仔細核對寵物的健康證明文件和疫苗接種紀錄。 檢查針卡上是否有本地註冊獸醫的簽名和蓋章,並可透過香港獸醫管理局網站查證獸醫的資料。 如有疑慮,可直接聯繫相關獸醫診所查核紀錄的真實性。
最後,即使購買了寵物,也強烈建議在數日內帶牠們到註冊獸醫處進行全面的健康檢查。 動物生病初期很多時候肉眼難以察覺,透過專業的獸醫檢查,可以及早發現潛在的健康問題,並及時治療。
網購寵物的風險不容忽視,它不僅影響著個體寵物的健康與福利,更可能牽涉到非法活動,對公共衞生構成威脅。作為有責任感的寵物主人,我們應該擦亮眼睛,做出明智的決定,共同打擊非法買賣,為毛孩們創造一個更健康、更安全的成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