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政壇風起雲湧,前總統杜特爾特的身影再次成為焦點。儘管面臨國際刑事法院的訴訟,甚至一度被拘留,這位爭議人物在家鄉達沃市的中期選舉中,據初步點票結果顯示,仍有望高票當選市長,再次證明其驚人的人氣與影響力。 這場選舉不僅是地方政治的角力,更被視為菲律賓兩大家族——馬可斯家族與杜特爾特家族——對決的前哨戰,其結果將對菲律賓未來的政治格局產生深遠影響。
鐵腕前總統的「回鄉之路」
曾以「鐵腕掃毒」聞名全球的杜特爾特,在卸任總統後並未完全淡出政壇。 他選擇回到他的政治老家——達沃市,並參與此次中期選舉的市長競逐。這座城市對他而言意義非凡,他曾在這裡擔任市長長達22年,奠定了深厚的民意基礎和政治勢力。 他的參選本身就是一個強烈的信號,表明他仍保有參政的意願與能量。
然而,杜特爾特的光環並非毫無陰影。他在總統任內的掃毒行動導致大量人員死亡,引發國際社會對人權的嚴重關切,並因此面臨國際刑事法院的調查和起訴。 甚至在這次中期選舉前,他從香港返回馬尼拉時遭到拘留,並被移交國際刑事法院接受審訊。 儘管如此,根據菲律賓選舉法的規定,被捕並不會剝奪其參選資格。 這一連串事件無疑為他的參選之路蒙上了一層戲劇性的色彩,也讓外界更加關注他的政治前景。
海牙的陰影與達沃的陽光
國際刑事法院的指控與審訊,對任何政治人物而言都是巨大的壓力。然而,杜特爾特在家鄉達沃市似乎仍然擁有堅不可摧的支持基礎。初步點票結果顯示他有望高票當選,這反映出其獨特的政治魅力並未因法律困境而消退。
分析人士認為,杜特爾特之所以能在面臨國際訴訟的情況下依然保有高人氣,有幾個關鍵因素:
- 地方政治根基深厚: 達沃市是杜特爾特的「主場」,他長期以來在當地累積了大量支持者,他們認同他強硬的治理風格,認為他為達沃帶來了治安和秩序。
- 民粹主義吸引力: 杜特爾特擅長運用民粹主義策略,直接訴諸民眾情感,塑造自己為「人民的捍衛者」,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外界對其人權記錄的批評。
- 對抗體制的象徵: 面對國際刑事法院的起訴,杜特爾特及其支持者往往將其解讀為外部勢力干涉內政,這反而激發了部分民眾的反感,進一步鞏固了他們對杜特爾特的同情與支持。
- 家族政治力量: 杜特爾特家族在達沃市乃至菲律賓南部地區擁有強大的政治網絡和影響力,這為他的競選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他的女兒莎拉·杜特爾特目前擔任菲律賓副總統,也彰顯了杜特爾特家族在國家層面的政治實力。
權力遊戲的「中期考」
此次中期選舉不單是杜特爾特個人的政治秀,更是菲律賓兩大政治家族——馬可斯家族與杜特爾特家族——關係變化的縮影和「中期考」。 在2022年的總統大選中,這兩大家族曾結成聯盟,由小馬可斯擔任總統,莎拉·杜特爾特擔任副總統,贏得壓倒性勝利。 然而,選後兩大家族的關係逐漸出現裂痕,在政策立場、政治利益等方面產生分歧。
此次中期選舉的結果,特別是國會參眾兩院的席位分配,將直接影響小馬可斯政府未來三年的施政。 如果親杜特爾特陣營在國會中取得更多席位,可能會進一步削弱小馬可斯總統的影響力,甚至可能影響副總統莎拉·杜特爾特的地位,因為有輿論認為,如果親小馬可斯陣營在參議院佔據絕對多數,可能會推動對莎拉的彈劾案。 反之,如果小馬可斯陣營在中期選舉中表現強勁,則能鞏固其執政地位,並對杜特爾特家族構成挑戰。
中期選舉的結果不僅是兩大家族勢力消長的體現,也可能影響菲律賓未來的政治走向。杜特爾特此次回歸地方,以市長身份繼續活躍在政壇,也為2028年的總統大選埋下了伏筆。
人氣不衰的政治現象
杜特爾特面臨國際刑事法院的指控,卻仍在家鄉展現出強大的政治生命力,這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政治現象。它反映了菲律賓國內複雜的政治生態、民眾對強人政治的某種情結,以及地方勢力在國家政治中扮演的關鍵角色。
無論最終點票結果如何,杜特爾特此次參選達沃市市長,並在面臨法律困境時仍能維持高人氣,都證明了他在菲律賓政治舞台上依然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這場中期選舉不僅是選票的競爭,更是菲律賓兩大家族政治力量的較量,其結果將為這個國家的未來發展走向投下新的變數。 杜特爾特的故事,或許還遠未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