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圍180呎地舖2500萬沽 呎價13.88萬

積輝街小舖的銀主之舞:呎價13.88萬的市場迴響

一宗看似普通的銀主盤成交,卻如石子投入平靜的湖面,激起陣陣漣漪。大圍積輝街一個僅約180平方呎的地舖,近期以2500萬港元易手,折合每平方呎造價高達138,888元。這筆交易不僅為大圍舖市再添一筆紀錄,更在當前市場環境下,引發我們對核心地段物業價值、銀主盤現象以及小型舖位投資潛力的深度思考。

物業解碼:細看積輝街的黃金微型單位

這次成交的主角,是位於大圍積輝街1至5號金輝花園地下E舖。這條街素有「大圍街市」之稱,人流如鯽,充滿著濃厚的社區生活氣息。周邊環繞著金禧花園等大型屋苑,民生消費需求旺盛,這為區內的地舖提供了穩定的客源基礎。

據悉,這個銀主盤舖位實用面積約180平方呎,以現狀交吉形式出售。 細小的面積,卻承載著驚人的呎價,每平方呎138,888元的價格,即使在過往的市場高位時期,也屬高昂水平。這不禁讓人 curious,究竟是甚麼樣的魔力,讓這個「迷你舖」擁有如此高的身價?

呎價的弦外之音:市場風向的縮影

要理解這個呎價背後的意義,我們需要將其置於更廣闊的市場背景下審視。近年來,儘管整體零售業受到挑戰,核心民生區的優質細舖,因為其穩定的人流和消費力,依然受到投資者的青睞。大圍作為一個成熟的住宅區,其積輝街更是區內的核心消費地段,這種地理優勢是推高舖價的重要因素。

此外,銀主盤的性質也為這宗交易增添了幾分特殊色彩。銀主盤通常意味著業主無法償還債務,物業被銀行或財務機構接管後出售。這類物業有時會以低於市價的價格出售,以求快速套現。然而,這次積輝街的地舖成交價似乎並非「蝕讓」個案,反而體現了市場對於特定地段優質小型舖位的承接力。

回顧積輝街的其他成交案例,我們可以發現一些有趣的對比。例如,去年有同街的興盛大廈地下連閣樓舖位,總建築面積約2300平方呎,以6500萬元成交,呎價約2.83萬元。 2021年,金輝花園地下F舖,建築面積約230方呎,以3500萬元易手,呎價約15.22萬元。 這些數據顯示,積輝街的地舖成交呎價差異頗大,除了面積大小,樓層、門面闊度、租約情況等因素都會對價格產生影響。而這次180平方呎銀主盤的高呎價,再次印證了「細有細好」的道理,尤其是在核心地段,小型舖位因其總價相對較低,更容易吸引投資者入門,從而推高呎價。

銀主盤潮下的市場暗湧

這次積輝街的銀主盤成交,也讓我們再次關注銀主盤市場的動態。近年來,隨著經濟環境的變化,銀主盤數量有所增加。這些物業的出現,為市場帶來了新的供應,也為一些尋求筍盤的買家提供了機會。然而,銀主盤的買賣過程相對複雜,需要留意其業權狀況、是否存在隱藏風險等。

另一方面,銀主盤的成交價也反映了市場對不同類型物業的估值。在核心地段,即使是銀主盤,如果具備優質條件,其價格依然能維持在較高水平。這說明,地段依然是決定物業價值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小型舖位的投資魅力與風險

積輝街這個180平方呎地舖的高價成交,再次凸顯了小型舖位的投資吸引力。對於許多投資者而言,小型舖位由於其總價較低,入場門檻相對較低,是進入舖位市場的敲門磚。而且,在人流密集的民生區,小型舖位經營靈活,可以滿足多種業態的需求,例如小食店、便利店、藥房等,租金回報相對穩定。

然而,投資小型舖位也存在一定的風險。細舖的租戶穩定性可能不如大型連鎖店,一旦租約期滿或租戶經營不善,業主需要承擔較高的空置風險和重新招租成本。此外,個別地區的城市規劃或基建變化,也可能對舖位的人流和價值產生影響。例如,大圍站上蓋的大型商場「圍方」啟用後,對積輝街這類傳統街市舖會帶來怎樣的影響,仍有待時間觀察。

未來展望:細舖能否繼續閃耀?

大圍積輝街這個銀主地舖的成交個案,是當前香港舖位市場的一個縮影。在充滿挑戰的經濟環境下,核心民生區的優質小型舖位依然展現出其韌性與價值。儘管存在銀主盤的供應增加、大型商場競爭等因素,但只要地段優越、人流穩定,細舖的投資潛力依然不容小覷。

未來,香港舖位市場的走向將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包括整體經濟復甦情況、消費模式的改變、旅遊業的發展等。對於投資者而言,深入了解目標地段的特點、分析租戶結構、評估潛在風險,才能在變幻莫測的市場中把握機會,找到真正具有價值的「黃金微型單位」。這次積輝街的成交,或許正是提醒我們,即使市場充滿不確定性,總有一些角落,因為其獨特的優勢而繼續閃耀著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