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在哭泣:如何守護我們的綠寶石?
你是否曾經在郊野公園中漫步,享受大自然的寧靜與美麗?那份遠離都市塵囂的愜意,是香港人珍貴的綠色寶藏。然而,這些寶藏正遭受著無情的破壞。從滿地的垃圾、被刻畫的石頭,到損毀的設施,每一次的破壞都像在我們心愛的山林劃下一道傷疤,令人痛心。面對這樣的景象,我們能做些什麼?難道只能無奈地搖頭嘆息嗎?本文將深入探討郊野破壞的現況,並介紹一個讓普通市民也能化身山林守護者的利器——手機應用程式,以及損壞郊野公園設施可能面臨的法律後果,希望能喚起更多人對郊野保育的重視,共同守護這片寶貴的土地。
郊野之殤:破壞的種種面貌
香港的郊野公園是許多市民假日休閒的好去處,提供了行山、燒烤、露營等多種親近自然的機會。然而,隨著到訪人數的增加,郊野環境承受的壓力也日益增大。破壞行為可謂無日無之,形式多樣。最常見的莫過於隨意棄置垃圾,從食物包裝、塑膠瓶,到口罩和濕紙巾,這些人為垃圾不僅污染環境,也對野生動物構成威脅。此外,一些不負責的行為,例如在石頭或樹木上刻字塗鴉,不僅破壞了自然景觀的原貌,也留下了難以磨滅的痕跡。更有甚者,有人為了非法活動而破壞植被,設置捕獸器,甚至生火引發山火,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損害。
除了直接破壞自然景觀,損壞郊野公園的公共設施也是常見的問題。例如,燒烤爐被損壞、指示牌被塗污、甚至是涼亭和欄杆遭到破壞。這些設施的建造是為了方便市民使用和保障他們的安全,損壞這些設施不僅影響他人的使用體驗,也增加了維修和更換的成本,最終羊毛出在羊身上,是所有市民的損失。
化身山林守護者:科技助你一臂之力
面對郊野破壞,許多市民可能感到無助,認為自己勢單力薄,無法阻止這些行為。然而,科技的發展為我們提供了新的工具。近年來,一些專注於郊野保育的手機應用程式應運而生,讓普通市民也能積極參與到保護郊野的行動中來。
其中,「TrailWatch」便是一個結合行山與保育的應用程式。它不僅提供行山路線記錄和分享功能,更設有「個案舉報」系統。當你在行山過程中發現任何破壞郊野的行為或損壞的設施,例如亂拋垃圾、非法砍伐、設施損壞等,都可以透過程式的GPS定位功能,即時記錄事發地點,並上載照片和描述。這些舉報資訊會被匯整,並轉交相關政府部門進行跟進處理。這意味著,每一位使用程式的行山人士,都可以成為郊野的眼睛和耳朵,及時發現問題並發出警示。
這個舉報機制的重要性在於,它搭建了一個市民與政府之間的溝通橋樑。過去,市民可能不知道如何向哪個部門反映郊野破壞的問題,或者即使反映了也難以追蹤進度。透過程式化的舉報,資訊更為精準,包含了地理位置和現場照片,有助於相關部門更快地了解情況並採取行動。程式內也能查看個案的跟進進度,讓舉報者感受到自己的參與是有意義的。
除了針對郊野破壞的應用程式,環境保護署也推出了一些用於環境保護方面的應用程式,例如「咪嘥嘢」,提供回收點資訊等。雖然這些程式主要服務於城市環境,但也反映了政府利用科技提升環保效能的趨勢。未來,我們或許能看到更多結合不同環保議題的應用程式,讓市民更方便地參與到環境保護中。
法律的底線:損壞設施的後果
除了道德譴責和積極舉報,損壞郊野公園設施的行為也可能面臨法律的制裁。香港有多條法例旨在保護郊野公園和其設施。根據《郊野公園條例》和《郊野公園及特別地區規例》,任何人在郊野公園內故意或疏忽地污損、損壞、弄污或弄髒任何由總監建立、使用或保養的告示、標記、圍欄、建築物、遮蔽處、設備或裝置,即屬違法。違例者可處罰款2000元及監禁3個月。如果罪行持續,則可就持續期間每日罰款100元。
更嚴重的是,如果損壞設施的行為涉及意圖摧毀或損壞財產,則可能構成「刑事毀壞」罪。根據《刑事罪行條例》,任何人無合法辯解而摧毀或損壞屬於他人的財產,意圖摧毀或損壞財產或罔顧該財產是否會被摧毀或損壞,即屬犯罪。這項罪行的最高刑罰可處監禁10年。雖然郊野公園設施的損壞程度不一定會達到最高刑罰的門檻,但這也顯示了法律對保護公共財產的決心。
過去也有因在郊野公園內進行非法活動而被檢控的個案。例如,曾有人因在郊野公園燒烤場使用煮食爐而被票控,最終被判罰款。這說明了在郊野公園內違反規定,即使是看似輕微的行為,也可能面臨法律後果。
數據的警示與公民的力量
漁農自然護理署的數據也反映了郊野違例行為的普遍性。在2022年,根據《郊野公園條例》等條例採取的執法個案共有210宗,其中包括1宗損壞郊野公園設施的個案。雖然損壞設施的個案數量相對較少,但這只是冰山一角,許多輕微的損壞可能並未被記錄或檢控。
這些數據提醒我們,郊野破壞並非遙不可及的問題,而是真實發生在我們身邊。然而,政府的執法力量畢竟有限,無法覆蓋郊野公園的每一個角落。這時候,公民的力量就顯得尤為重要。透過手機應用程式的舉報,我們可以彌補政府監察的不足,將被忽視的破壞行為呈現出來,促使相關部門及時介入。
當然,單靠舉報並不能徹底解決問題。更重要的是提升公眾的環保意識和公民質素。郊野公園是屬於每一個人的,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去愛護它。正如TrailWatch成員所言,希望公眾不要以消費的心態對待山野。我們不應僅僅將郊野視為一個提供休閒娛樂的場所,更應該將其視為珍貴的生態系統和自然遺產,以敬畏和愛護的心去對待。
結語:行動,是最好的守護
目睹郊野破壞令人痛心,但悲觀和無奈並不能改變現狀。幸運的是,我們並非無能為力。手機應用程式為我們提供了便捷的舉報途徑,讓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山林守護者。同時,了解損壞設施的法律後果,也能提醒我們自身行為的邊界,並對不法分子形成一定的震懾。
郊野的美麗需要我們共同守護。下一次走進山林,除了欣賞風景,不妨也多留意周遭的環境。如果發現破壞行為,請不要猶豫,拿起你的手機,透過應用程式記錄下來,發出你的聲音。每一個舉報,每一次對他人的勸導,每一次彎腰撿拾的垃圾,都是對這片土地最真摯的愛護。讓我們用行動證明,我們是這片綠寶石最可靠的守護者,讓山林重新綻放出應有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