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首納長者醫療券試點 港人北上就醫更便利

香港政府近日宣布擴展「長者醫療券大灣區試點計劃」,首次將珠海納入試點城市,為香港長者北上就醫提供更大便利。此舉不僅標誌著跨境醫療服務的進一步深化,也體現了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九市全面覆蓋的目標,對提升香港長者的健康保障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將從計劃擴展背景、具體應用及其帶來的優勢三方面進行探討。

跨境醫療服務擴展背景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不斷推進,促進區域內資源共享和便利民生成為重點方向之一。去年十月,《行政長官2024年施政報告》宣布將「長者醫療券試點計劃」由原有範圍擴展至包括珠海在內的大灣區九個內地城市[1][3]。此次新增12間三級甲等醫院,包括中山大學附屬第五醫院和珠海市人民醫院,使得合資格香港長者能夠在更多地方使用其持有的醫療券接受基層及綜合性診療服務[2][4]。

這些新增機構均經過嚴格挑選與評估,不僅確保了服務質素,也涵蓋了牙科、中醫等多元化項目,滿足不同健康需求。此外,配偶共用醫療券以及「長者醫療券獎賞先導計劃」也同步適用於新納入城市[1][3]。

便捷跨境就診流程與技術支持

為方便香港居民攜帶電子病歷並實現無縫銜接,「試點計劃」要求合資格長者先登記加入「醫健通」系統[1][3]。該系統中的「跨境健康紀錄」及「個人資料夾」功能,可讓患者輕鬆調取和分享病歷資料,大幅提升診治效率與準確度。同時,此舉減少了重複檢查和資料遺失風險,有助於提升整體就診體驗。

此外,衛生署設立嚴謹監管機制以保障公帑合理使用,包括查核申報數據、審核收費水平及處理投訴等措施,有效維護患者權益並促使合作機構保持高水準服務品質[3]。

多方受惠:提升生活質素與促進區域融合

此次擴展不僅惠及超過178萬名合資格香港長者,更透過增加珠海等尚未覆蓋城市的參與,使得整個大灣區形成更加完善且均衡的基層衛生網絡[4]。對於居住或經常往返兩地的人士而言,在家門口甚至近距離即可享受優質且價格合理的專業治療,大幅減輕因交通或語言障礙帶來的不便。

同時,此舉也推動了粵港澳三地在公共衛生領域的信息互通、政策協調以及資源共享,加深社會融合,有助打造更加緊密的一體化生活圈。在人口老齡化趨勢下,加強跨境老年人健康管理尤顯迫切,而此項政策正是積極回應這一需求的重要步驟。

總結來看,「長者醫療券大灣區試點計劃」納入珠海作為首批新加入城市,是政府致力改善港人福祉、深化粵港澳合作的重要里程碑。不僅拓寬了香港老年人的就医渠道,也藉由科技手段提高跨境医疗服务效率与透明度,为未来进一步扩容奠定坚实基础。隨着更多優質資源被引入,相信該計劃將持續發揮積極作用,助力建設更具包容性和可持續性的健康保障網絡。未來亦期待相關部門繼續完善配套措施,使更多市民真正感受到政策紅利,共享大灣區發展成果。

資料來源:

[1] www.info.gov.hk

[2] www.tkww.hk

[3] www.hkcd.com.hk

[4] www.news.gov.hk

[5] www.hk01.com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