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星酒家否認清盤 遭追租千萬

傳聞煙幕下的營運真相:鴻星酒家頻遭追租事件深度剖析

近期,香港餐飲業界風波不斷,繼海皇粥店宣布全線結業後,網上又傳出知名品牌「鴻星飲食集團」即將清盤的消息,引發市場關注。然而,鴻星集團迅速發表聲明澄清,強調公司如常運作,並對餐飲業務前景保持審慎樂觀態度,同時嚴厲譴責不實傳聞。這場傳聞煙幕背後,鴻星酒家的真實營運狀況究竟如何?透過深入探究相關資料,我們將揭開這家老字號品牌當下面臨的挑戰與應對策略。

風暴伊始:清盤傳聞與官方澄清

一切始於社交媒體上的一則消息,稱「鴻星飲食集團」即將進入自願清盤程序。這類消息在當前經濟環境下極易引起恐慌,尤其對於已有多家餐飲品牌宣布結業的香港市場而言。鴻星集團的迅速回應,無疑是為了穩住軍心,避免不實傳聞對其聲譽和業務造成進一步損害。聲明中明確指出,市場上並不存在「鴻星飲食集團」這個名稱,公司管理層已證實旗下業務一切如常,並對未來發展抱持積極態度。同時,集團也表達了追究造謠者法律責任的決心。

冰山一角:MOKO分店頻遭追租

然而,官方的澄清並未能完全打消外界的疑慮。根據《香港01》的調查,鴻星位於旺角MOKO的分店,自2024年起幾乎每個月都遭到業主新鴻基地產入稟追討租金,每月涉及金額從76萬元至84萬元不等。甚至在2025年2月,業主更一口氣追討兩個月的租金,約168萬元。這種連續數月被入稟追租的情況,無疑顯示出該分店在租金支付上存在持續性的壓力。

鴻星中菜目前由「金冠環球投資有限公司」營運,其董事為已故「舖王」鄧成波之子鄧耀邦。公司股東包括鄧成波、「鴻星集團實業有限公司」以及前鴻星集團行政總廚周權忠和布基。雖然公司否認清盤,但MOKO分店頻頻遭追租的事實,透露出營運層面可能存在的資金週轉問題。

同系公司困境:鄧氏餐飲面臨千萬追租

除了鴻星酒家本身,其隸屬的「鄧氏餐飲」(Tang’s Catering Group)旗下其他品牌也面臨類似的財務困境。鄧氏餐飲旗下經營包括海都酒家、大都烤鴨、東海薈、東小館、醒晨冰室等多家食肆。調查發現,營運東小館及醒晨冰室的子公司「Samemain Investments Limited」,在2025年3月被追討逾1,300萬元的租金。這進一步佐證了鄧氏餐飲集團整體可能面臨較大的財務壓力。

鄧成波家族在香港擁有眾多物業,被譽為「舖王」。然而,餐飲業的經營環境近年來充滿挑戰,租金、人工、食材成本持續上漲,加上市場競爭激烈,利潤空間受到擠壓。即使是背景雄厚的集團,也難免受到行業下行的影響。同系公司的大額追租事件,反映出集團在維護旗下多個餐飲品牌運營上面臨不小的挑戰。

多重因素夾擊:餐飲業寒冬與經營壓力

鴻星酒家和鄧氏餐飲旗下品牌面臨的困境,是當前香港餐飲業普遍面臨挑戰的一個縮影。過去幾年,社會事件和疫情對本地經濟造成巨大衝擊,餐飲業首當其衝。雖然疫情限制已解除,但經濟復甦緩慢,消費意欲未完全恢復,加上市民北上消費的熱潮,都對本地餐飲業造成壓力。

高昂的舖租一直是餐飲業的沉重負擔。儘管近年來部分地區租金有所下調,但在核心商業區,租金依然佔據營運成本的很大一部分。當營業額未能達到預期時,租金壓力便會顯現,導致欠租甚至被業主追討。

此外,人工成本和食材價格的上漲,也進一步壓縮了餐飲企業的利潤空間。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下,餐飲企業難以大幅提高售價,只能努力控制成本。

應對與前瞻:集團的策略與未來展望

面對清盤傳聞和持續的營運壓力,鴻星集團選擇公開澄清,顯示其維護品牌形象和穩定內部員工及供應商信心的決心。聲明中提到對旗下餐飲業務品牌保持「審慎樂觀」,這可能意味著集團正在積極尋求解決方案,例如與業主協商租金、調整經營策略、甚至考慮重組部分業務。

值得注意的是,鴻星中菜的營運公司董事是鄧耀邦,而公司股東仍包括已故的鄧成波。鄧氏家族作為香港地產界的巨頭,其在物業和資金方面的實力不容小覷。鄧氏餐飲集團能否動用自身資源,協助旗下餐飲品牌度過難關,將是影響未來發展的關鍵。

然而,餐飲業的整體環境短期內仍充滿不確定性。除了內部經營調整,外部環境的變化,例如經濟復甦的速度、市民消費習慣的改變等,都將影響鴻星酒家及鄧氏餐飲的未來發展。集團需要在確保核心業務穩定的同時,積極探索新的增長點,例如開拓外賣市場、發展特色餐飲體驗、或者考慮與其他夥伴合作等。

總結與反思:挑戰中的機遇

鴻星酒家否認清盤傳聞,但MOKO分店和同系公司頻遭追租的事實,揭示了其在當前餐飲業「寒冬」中面臨的嚴峻挑戰。這不僅是單一企業的困境,更是整個行業在經濟轉型和消費模式變化下所共同面對的問題。

對於消費者而言,這也提醒我們,即使是歷史悠久、品牌知名的餐飲企業,也可能在經營上遇到困難。支持本地餐飲,並非僅僅停留在口號,更需要實際的消費行動。

對於餐飲企業自身而言,這次事件也是一次重要的警示。在變幻莫測的市場環境下,固守傳統模式已不可行。唯有積極應對挑戰,靈活調整策略,不斷創新求變,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找到生存和發展的空間。鴻星集團能否憑藉其品牌積澱和家族資源,成功穿越這場風暴,仍有待時間觀察。但可以肯定的是,這段經歷將促使集團更深入地審視自身的經營模式,尋求更可持續的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