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起潮落,南海的波濤從未真正平息,而其中關於有爭議島礁的活動,更是牽動著區域神經。越南作為南海周邊重要的聲索國之一,對於中國和菲律賓在這些敏感區域的活動頻頻提出抗議,這背後交織著歷史、主權、資源與地緣政治等多重複雜因素。
波瀾再起:爭議島礁上的漣漪
南海,這片蘊藏豐富資源、坐擁重要航道的廣闊海域,長期以來一直是區域各方角力的焦點。中國、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汶萊,甚至印度尼西亞,都對這片海域的島礁和相關海域提出了主權聲索。其中,南沙群島因其數量最多、分布最廣的島礁而成為爭議的重中之重。各國紛紛透過各種方式強化自身的存在與主張,包括派遣船隻、進行開發活動,乃至於填海造陸。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任何一方在爭議島礁上的舉動,都可能引發其他聲索國的強烈反應,越南對中菲兩國活動的抗議便是例證。
越南的立場與關切:歷史與現實的交織
越南對南海諸島,特別是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一直主張擁有完整的主權。這種主張既有歷史淵源,也與現實利益緊密相關。自1970年代以來,隨著南海油氣資源的發現以及《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簽署,南海島礁的戰略和經濟價值日益凸顯,越南也如同其他國家一樣,開始積極地在南沙群島佔據島礁。越南官方文件和行動都明確表達了其對相關島礁及其附近海域的主權和管轄權主張。
因此,當中國和菲律賓在越南聲稱擁有主權的島礁區域進行活動時,自然會引發越南的關切與抗議。這些抗議不僅是為了重申其主權立場,也是為了維護其在相關海域的經濟利益,例如漁業和油氣資源的勘探與開發。近年來,越南更是頻繁利用各種場合,包括國際論壇和外交渠道,來宣示其在南海問題上的立場。甚至有越南專家呼籲,應就中國在南海的行動向國際法庭提起訴訟,以捍衛國際法和相關公約。
中菲在爭議島礁的活動:各有盤算
中國在南海問題上主張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並劃設了「九段線」來宣示其歷史權利。中國認為其在南海的活動是合法且正當的,並對其他國家的「非法侵佔」行為提出抗議。近年來,中國在南海的軍事實力不斷增強,並在部分島礁進行了大規模的填海造陸和基礎設施建設。這些舉動被一些國家視為加劇區域緊張的因素。
菲律賓也是南海主權的重要聲索國,與中國在部分島礁存在激烈爭議,其中仁愛礁和黃岩島是近期衝突的焦點。菲律賓透過法律途徑,向常設仲裁法院提出了南海仲裁案,挑戰中國的九段線主張,並在2016年獲得有利於菲律賓的裁決。儘管中國不接受此裁決,但菲律賓仍依據國際法在相關海域展開活動,並尋求與其他國家合作,包括美國和越南,以應對中國在南海日益增強的存在。
因此,越南對中菲在爭議島礁活動的抗議,往往是針對具體事件,例如中國海警船在相關海域的行動,或是菲律賓在相關島礁的旅遊或開發計劃。這些活動觸及了越南的核心利益和主權主張,使得越南不得不發聲反對。
複雜的三角關係與區域平衡
越南、中國和菲律賓在南海問題上形成了複雜的三角關係。三國都聲稱擁有部分甚至全部南沙群島的主權,各自採取不同的策略來維護和推進自身利益。中國作為區域大國,其在南海的行動對其他聲索國構成了壓力。菲律賓則透過國際仲裁和尋求外部支持來抗衡中國。越南則在強調自身主權的同時,也積極尋求與包括美國在內的其他國家發展關係,以平衡中國的影響力。
這種複雜關係使得南海局勢充滿變數。一方的行動可能引發另一方的反制,甚至導致緊張局勢升級。越南對中菲活動的抗議,正是這種動態平衡下的一種反應。它反映了越南在維護自身利益和區域穩定之間的權衡,也顯示出南海問題解決的複雜性和長期性。
尋求和平與合作:漫漫長路
南海的和平與穩定符合區域內所有國家的利益。儘管存在著深刻的主權爭議,但各方也意識到衝突的巨大風險。因此,在抗議和反制之外,各方也在探索透過對話和合作來管理分歧的可能性。例如,《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的簽署就是一種嘗試,旨在規範各方行為,避免使爭議複雜化。
然而,要真正解決南海問題,仍面臨巨大的挑戰。歷史主張、現實利益以及大國之間的博弈,都使得問題錯綜複雜。越南對中菲在爭議島礁活動的抗議,提醒著人們南海問題的敏感性和持續性。在尋求和平與合作的漫漫長路上,需要各方展現克制、智慧和靈活性,才能避免這片美麗的海域被無休止的爭端所吞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