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村:美貿易立場陷日央行於兩難

美國的貿易政策,尤其是在關稅方面的行動,確實讓日本央行(BoJ)面臨一個「棘手局面」。野村國際的分析師指出,日本央行的政策重心似乎已經從國內通膨轉向關注潛在的貿易關稅影響。

風起雲湧的國際貿易局勢

近年來,全球貿易局勢波濤洶湧,美國的貿易政策變化尤為引人注目。特別是在特定領導人的執政時期,美國傾向於採取更具保護主義色彩的措施,例如對進口商品加徵關稅。這些措施的目的,據稱是為了減少貿易逆差、促進製造業回流以及增加國內就業機會。然而,這些政策不僅影響與美國有直接貿易往來的國家,也對全球經濟體系造成連鎖反應,日本便是其中之一。

美國貿易政策對日本經濟的衝擊

日本是一個高度依賴出口的經濟體,尤其是汽車產業。美國對進口汽車加徵關稅,對日本經濟構成直接且顯著的衝擊。野村綜合研究所曾估算,美國汽車關稅可能導致日本國內生產總值(GDP)下降約0.2%,這足以抵銷日本全年的經濟增長。此外,汽車關稅還可能對鋼鐵、物流等相關產業鏈產生負面波及效應,甚至影響消費和設備投資意願,並可能影響數百萬人的生計。除了汽車,美國也對日本的其他商品提出關稅或非關稅壁壘的要求,例如農產品領域,美國對日本稻米的高關稅以及對小麥、豬肉的進口限制都讓美國感到不滿。

面對美國的貿易壓力,日本政府已採取多項應對措施,包括透過各種途徑與美國進行談判,強烈要求將日本排除在關稅徵收對象之外。同時,日本政府也評估關稅對國內產業和就業的影響,並計畫提供資金周轉支援等必要對策。

日本央行的兩難困境

在這樣的背景下,日本央行發現自己身處一個進退維谷的局面。

一方面,全球貿易的不確定性對日本經濟構成重大挑戰。 美國的關稅政策加劇了全球貿易的不確定性,這可能導致日本經濟增長放緩,出口和產出持續疲軟。日本央行也承認,包括貿易政策影響在內的不確定性仍然極高。這種經濟下行的風險,使得日本央行在考慮貨幣政策正常化時需要更加謹慎。

另一方面,日本央行也需要應對持續存在的通膨壓力。 儘管經濟面臨下行風險,但日本的通膨率已經持續數月高於日本央行設定的2%目標。過去,日本央行一直維持寬鬆的貨幣政策以刺激經濟增長,但持續高企的通膨使得央行面臨控制通膨的壓力。

在這種兩難局面下,日本央行的貨幣政策選擇變得尤為複雜。野村的外匯策略師表示,美國希望美元走弱的立場,也讓日本央行「陷入非常棘手的境地」。過去,日本央行行長曾提及進一步加息的可能性,這本來可能對日圓匯率有利。然而,現在加息可能會推高日圓匯率,這在貿易緊張時期可能進一步惡化日本的出口前景,同時也可能對已經面臨挑戰的日本經濟造成負面影響。

政策權衡與未來展望

目前,日本央行在面對這些挑戰時,似乎傾向於維持「按兵不動」的政策立場。儘管通膨壓力持續存在,但考慮到美國關稅政策帶來的經濟下行風險,日本央行可能認為沒有必要急於升息。

日本央行行長表示,如果經濟和物價走勢符合預期,未來將繼續加息。這表明,儘管面臨外部壓力,日本央行並未放棄其貨幣政策正常化的目標。然而,實現這一目標的時間可能因此推遲,且經濟前景不如以往確定。

市場分析師指出,美國關稅政策可能會導致日本出口下滑,同時美國消費支出和就業可能放緩。如果這種情況發生,日本央行在未來的溝通中可能會更傾向於鴿派立場,並更加關注貿易發展的影響。

此外,日圓匯率的波動也增加了不確定性。在避險情緒等因素推動下,日圓曾一度走強,但隨後又有所回落。市場投資者仍在努力判斷日圓匯率的未來走向。

總而言之,美國的貿易政策變化,特別是關稅措施,為日本央行製造了一個複雜的政策環境。在權衡經濟下行風險與通膨壓力之間,日本央行需要謹慎地制定和溝通其貨幣政策,以應對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

結論

美國的貿易立場確實讓日本央行處於一個充滿挑戰的局面。全球貿易的不確定性對日本經濟構成壓力,而持續的通膨又需要央行加以關注。在這種複雜的環境下,日本央行需要謹慎權衡各種因素,並可能需要調整其貨幣政策正常化的步伐和策略。未來的政策走向將密切取決於全球貿易局勢的發展以及日本國內經濟和物價的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