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加領袖會晤 特朗普迎卡尼訪白宮

在變幻莫測的國際政治舞台上,領導人的會晤總是牽動著全球的目光。當美國總統特朗普與加拿大總理會面,尤其是在敏感時期,其背後的動機、潛在議題以及可能帶來的影響,都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近期傳出的消息指出,加拿大總理卡尼將於下周訪問美國白宮,尋求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這不僅是兩國關係中的重要一步,更在全球貿易緊張局勢下,顯得意義非凡。

緊張關係下的破冰之旅?

此次加拿大總理訪問白宮的消息,是在加拿大自由黨贏得下議院選舉、卡尼繼續執政後不久傳出的。 特朗普總統在與卡尼通電話時,祝賀他勝選,並表示兩國領袖將於短期內會面,討論貿易及安全議題。特朗普還透露,卡尼在電話中語調溫和,期望在一周內到訪白宮,而他對此持開放態度。 儘管特朗普稱讚卡尼「非常友善」,並認為美加關係會很棒,但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兩國關係因貿易關稅和特朗普的併吞言論而持續緊張。 特朗普曾多次批評加拿大多年來「虐待」美國,甚至公開表示要讓加拿大成為美國的第51個州。 這種背景下,卡尼此行是否能為緊張關係帶來轉機,備受矚目。

貿易爭端:核心議題的重塑

此次會晤的核心議題,很可能聚焦在貿易問題上。美國在特朗普執政期間,對包括加拿大在內的許多國家徵收鋼鐵和鋁材關稅,引發了貿易戰。 加拿大也立即採取了報復性關稅措施,對價值數十億美元的美國商品徵收新關稅。 加拿大總理卡尼曾明確表示,加拿大不會在美國發起的貿易戰中退縮,並形容特朗普發動貿易戰是「一件非常愚蠢的事情」。 儘管在部分情況下,美國對加拿大和墨西哥的某些行業關稅措施有所「暫緩」,但卡尼認為加拿大在「可預見的未來」仍將處於美國發動的貿易戰中。

這次卡尼訪問白宮,顯然是希望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以緩解目前的緊張局勢。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的重新談判過程充滿波折。特朗普政府自上任以來,就對NAFTA表達不滿,認為其對美國不利,並威脅要退出協定。 儘管加拿大和墨西哥曾試圖說服特朗普給予重新談判的機會,但談判過程並不順利,甚至在2018年6月因美國對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鋼鋁關稅而陷入停滯。 最終,在墨西哥總統任期即將結束的壓力下,美墨兩國達成協議,加拿大也在最後時刻同意加入,形成了新的《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定》(USMCA),該協定於2020年7月1日生效。

然而,儘管USMCA已經生效,美加之間的貿易摩擦並未完全消失。特朗普的關稅政策仍在持續,加拿大也保持著報復性關稅措施。 在此背景下,卡尼此次訪問可能旨在尋求在USMCA框架下,進一步解決雙方的貿易分歧,或是討論其他可能影響兩國貿易關係的議題。

政治背景與談判策略

卡尼此次勝選連任,雖然組建的是少數政府,但他的領導地位得到鞏固。 在競選期間,卡尼曾表示,處理經濟危機的經驗使他成為反抗特朗普的理想候選人。 他強調加拿大只會依「我們的條件」與美國展開貿易和安全會談,並認為加拿大作為美國許多州的最大客戶,理應受到尊重。 這種立場顯示,卡尼在與特朗普談判時,可能會採取更為堅定的態度,捍衛加拿大的國家利益。

加拿大在NAFTA重新談判中的策略,或許能為此次會晤提供一些啟示。在NAFTA談判初期,加拿大曾嘗試與美國尋找共同點,並透過各種管道與美國政界建立聯繫。 然而,當美國採取強硬立場並實施關稅時,加拿大也堅決反制,並透過公開發聲來表達不滿。 這種軟硬兼施的策略,可能會在卡尼此次訪問中再次體現。

潛在的影響與展望

卡尼此次訪問白宮,如果能與美國在貿易問題上取得實質性進展,無疑將有助於穩定美加兩國的經濟關係,並為全球貿易體系帶來一絲緩和。然而,考慮到特朗普政府一貫的「美國優先」政策以及其在貿易問題上的強硬立場,談判過程仍可能充滿挑戰。 此外,特朗普總統對「併吞」加拿大的言論,雖然可能被視為一種談判策略,但其背後所反映出的單邊主義思維,也為兩國關係蒙上陰影。

總的來說,加拿大總理卡尼下周訪問美國白宮,是在複雜且敏感的時機下進行的。此次會晤能否有效解決美加之間的貿易爭端,並為兩國關係帶來新的氣象,仍有待觀察。但無論結果如何,這次訪問都將是美加關係發展中的一個重要節點,其影響將不僅限於兩國之間,更可能對北美乃至全球貿易格局產生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