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前景堪憂 道指重挫300點

經濟陰霾籠罩,國際金融市場波動再起。近期,美國股市經歷了一波明顯的下跌,其中道瓊工業指數(道指)更是跌逾300點,讓投資者對未來經濟走向感到憂心。這波跌勢並非單一事件,而是多重因素交織下的結果,特別是市場對美國經濟可能進一步轉弱的擔憂,以及新一輪關稅政策的陰影籠罩。

烏雲密佈:經濟數據亮起警示燈

近期公布的美國經濟數據,無疑是引發市場擔憂的主要原因之一。美國今年第一季度的國內生產總值(GDP)環比年率初值出現下滑,這是自2022年以來的首次收縮。 儘管有分析認為,這部分反映了企業在宣布新一輪關稅前急於進口商品所產生的「提前拉貨效應」,但經濟從增長轉為收縮本身就足以令人不安。 Granite Bay Wealth Management的投資總監Paul Stanley指出,GDP轉為收縮固然令人憂慮,但經濟是否會進一步陷入衰退仍需觀察,儘管美國經濟有望避開深度衰退,但幅度可能非常有限,因為這波關稅衝擊看似是短期影響。

除了GDP數據外,被稱為「小非農」的ADP就業報告也顯示,美國企業4月份的聘僱人數放緩,創下9個月來的最慢步調,這進一步強化了市場對經濟活動正在降溫的預期。 消費者信心指數也出現急劇下降,密歇根大學4月份的消費信心指數初值降至歷史次低水平,同時,未來一年的通脹預期卻大幅跳升,達到1981年以來的新高。 這些數據描繪出一幅令人擔憂的畫面:經濟增長失去動能,同時通脹壓力不減,這正是市場最害怕的「滯脹」風險的徵兆。

關稅的陰影:不確定性加劇市場波動

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是另一個引發市場動盪的重要因素。 美國總統特朗普新一輪關稅政策的宣布,讓投資者擔憂全球最大的經濟體將面臨進一步的挑戰。 關稅不僅影響進出口企業,也可能對消費者支出和商業投資產生更持久的影響。 市場擔憂關稅戰的升級可能導致通脹加劇,以及對全球貿易帶來衝擊。

大行也紛紛對關稅政策表達擔憂。滙豐因關稅不確定性調低了美股評級。 美銀每月調查顯示,絕大多數受訪基金經理預期環球經濟將轉弱,並有相當比例預期美國經濟將陷入衰退,因此紛紛削減美股投資配置。 儘管美國財長向市場派定心丸,表示貿易戰產生的通脹影響只是「短暫性」,並且聯儲局可能在下半年減息,但市場對關稅可能帶來的更廣泛和深遠影響仍然感到不安。

歐洲與其他市場:全球經濟的連動效應

美國經濟的轉弱和貿易緊張局勢的升級,也對全球其他市場產生了影響。歐洲股市普遍下跌,儘管跌幅相較道指溫和。英國、德國、法國和意大利的股市都呈現不同程度的下跌。 這顯示在全球化的今天,主要經濟體的狀況會通過貿易、投資等渠道傳導至世界各地,形成連動效應。

在避險情緒升溫的背景下,資金流向也發生了變化。美元遭到拋售,美滙指數跌破100大關,創下3年來的最弱水平。 與此同時,傳統避險資產如黃金和日圓則呈現強勢。現貨金價連續兩日創新高,日圓兌美元也大幅升值。 這種資金流向的變化,是市場風險偏好下降的直接體現。

未來展望:不確定性中的摸索前行

面對經濟數據的轉弱和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市場正處於一種摸索前行的狀態。投資者密切關注即將公布的更多重要經濟數據,包括聯儲局偏好的通脹指標——個人消費支出(PCE)物價指數,以及個人所得報告,以判斷通脹趨勢和聯儲局未來的貨幣政策走向。 同時,企業季報也成為觀察經濟狀況和評估關稅影響的重要窗口,許多大型企業如微軟、Meta、蘋果等都將陸續公布業績,其對前景的展望將為市場提供更多線索。

儘管當前的經濟前景籠罩著一層陰霾,但也有分析認為,這波關稅衝擊可能只是短期影響,美國經濟有望避免深度衰退。 然而,不確定性仍然是主導市場情緒的關鍵詞。在貿易戰和政策變數並存的環境下,市場波動可能會持續存在。投資者需要保持謹慎,密切關注經濟數據的變化和政策動態,並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做出相應的投資決策。 在這充滿挑戰的時刻,深入了解經濟基本面和政策導向,將是應對市場波動、把握投資機會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