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無損美中評級 標普:短期影響有限

在瞬息萬變的全球經濟格局中,貿易戰猶如一團迷霧,籠罩著各國的未來。當兩大經濟巨頭——美國和中國——的貿易摩擦升級,市場的目光自然聚焦在信用評級機構的判斷上,期待從中尋找方向。標普(S&P Global)作為國際主要的信用評級機構之一,其對中美貿易戰影響的評估,無疑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然而,標普近期的一份報告,卻如同在波濤洶湧的海面上投下一顆石子,激起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漣漪:貿易戰短期內不太可能直接影響美中兩國的主權信用評級。

貿易戰的迷霧:短期內難撼巨頭評級?

標普全球首席主權分析師表示,儘管中美貿易戰持續,但短期內美國和中國的信用評級不太可能因此受到直接影響。這聽起來似乎有些出人意料,畢竟貿易戰被視為對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阻礙。報告指出,貿易戰的影響更可能集中在那些經濟基礎較弱、或已面臨降級警告的較貧窮國家。 對於美中這兩個龐大的經濟體而言,其經濟體量和韌性使得短期內的貿易摩擦難以動搖其主權信用評級的根基。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美國宣布對全球商品徵收關稅之前,標普全球重申了對美國「AA+」主權信用評級的穩定展望。 同時,雖然投資者模型預計美國和中國的信用評級可能分別被下調五個和三個級別,但標普全球自2011年將美國評級從AAA下調後,就未再下調過美國評級,自2017年以來也未下調過中國的評級。 然而,另一評級機構惠譽(Fitch)卻在美國宣布加徵關稅的第二天,將中國的評級下調了一個級別。 這也顯示出不同機構對貿易戰影響判斷的差異性。

評級考量:經濟韌性與政策應對

標普全球認為,對於中國和美國而言,評級仍有迴旋空間。決定這兩個國家評級的關鍵,並非關稅持續時間長短,而是是否存在更意想不到的衝擊,以及中國為抵消關稅衝擊而採取的刺激措施力度。 換言之,兩國經濟的內在韌性以及應對外部衝擊的政策彈性,是維護其信用評級的重要因素。

然而,標普全球也表達了對潛在連鎖反應的擔憂。例如,石油和金屬等大宗商品價格的長期下跌,可能對許多依賴這些商品出口作為重要收入來源的國家產生不利影響。 此外,如果關稅戰擴大到歐洲等地區,其財政軌跡也可能面臨重大問題。 這表明,雖然美中自身評級短期內可能不受影響,但貿易戰的溢出效應不容忽視,可能對全球經濟穩定帶來風險。

貿易戰的潛在影響:企業與區域層面

儘管標普認為貿易戰短期內不會直接影響美中兩國的主權信用評級,但這並不意味著貿易戰沒有影響。事實上,貿易戰已經對全球經濟和特定領域產生了顯著影響。

首先,貿易戰對企業層面的影響已經顯現。穆迪(Moody’s)的報告預警,受全球貿易戰持續升級影響,今年高收益企業(非投資級)的違約率可能攀升。 這主要基於三個核心假設:關稅衝突導致美國經濟增長放緩,主要貿易伙伴經濟體連帶受損,以及避險情緒導致融資環境惡化。 報告指出,當前全球信貸策略師已普遍調降對經濟預期,風險溢價擴大與增長放緩形成惡性循環。 消費端需求的萎縮正在加速傳導至實體經濟,醫療、商業服務、零售、酒店休閒及電信等領域的企業違約案例有所增加。

其次,貿易戰對亞太地區的影響尤其值得關注。惠譽和標普都指出,由於亞太地區高度的貿易開放性以及對美國需求的依賴,使其特別易受美國關稅風險的影響。 關稅和不確定性打擊出口和出口導向投資,可能導致亞洲經濟增長放緩。 全球增長放緩、商品價格疲軟及匯率調整也將不同程度影響亞太地區國家。 標普的報告特別指出,關稅將重挫中國內地以出口為主導的沿海地區,如廣東、浙江、江蘇、上海和山東,這些地區對美國出口最多,關稅可能對其經濟和財政收入造成壓力,削弱債務去槓桿化的努力。 此外,關稅可能產生二階效應,影響製造商盈利能力、投資決定、就業和消費者信心,最終拖累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

然而,評級機構也指出,亞太區內政府對貿易戰的政策反應將是影響主權評級的關鍵。 評級較高的國家,如中國和新加坡,在當前評級下有空間容納更多財政支持以支撐經濟增長。 但對於債務水平高企且財政整頓有限的國家,擴張空間較小,持續的大規模財政寬鬆政策可能對其評級造成下行壓力。 惠譽點名泰國及印尼可能面臨風險。

未來展望:不確定性與潛在風險

儘管標普目前認為貿易戰短期內不會影響美中兩國信用評級,但這並不代表未來不會改變。貿易戰的發展充滿不確定性,任何意想不到的衝擊或政策調整都可能改變現狀。

美國總統的關稅政策以及由此引發的市場動盪,正在對全球資產流動和投資者情緒產生影響。 市場對全球經濟前景的擔憂並未完全緩解。 有分析認為,真正的貿易緩和仍需一段時間,很可能是市場先受不了,才逼使政策端做出讓步。

此外,貿易戰的長期影響也需持續關注。例如,中國應對貿易戰的方式之一是將產地移出中國,轉到沒有美國關稅的國家。 然而,美國的「對等關稅」也可能對這些國家產生影響。 貿易戰的持續升級,甚至被比喻為「經貿熱核戰」,可能不僅讓中美雙方受創,也會影響全球經濟。 這種「懦夫情境」的賽局,如果衝突不斷升高,可能導致雙方都不會退讓,造成更大的損失。

總結:短期穩定下的潛流暗湧

總體而言,標普認為中美貿易戰短期內不太可能直接影響美中兩國的主權信用評級,主要基於兩國經濟的龐大體量和政策應對能力。然而,貿易戰已經對全球企業和特定區域產生了實質性影響,特別是那些經濟基礎較弱和高度依賴對外貿易的國家和地區。

未來,貿易戰的走向仍是影響全球經濟和信用評級的重要變數。潛在的連鎖反應、政策應對的有效性以及貿易戰的長期結構性影響,都將是市場和評級機構持續關注的焦點。儘管短期內美中評級可能保持穩定,但貿易戰的潛流正在全球經濟中暗湧,其長期影響仍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