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宣布暫時停火,並非首次。回顧過去,俄羅斯曾因特定節日或事件宣佈停火,但其成效與烏克蘭的反應始終是各方關注的焦點。
人道關懷抑或戰術緩衝?
俄羅斯曾於2023年東正教聖誕節期間宣佈停火36小時。此舉是應俄羅斯東正教會領袖基里爾的呼籲,旨在讓戰區內的東正教信徒參與宗教活動。然而,烏克蘭方面對此表示強烈反對,認為這是俄方阻止烏軍推進並爭取時間調動資源的藉口,稱其為「陰險陷阱」及「宣傳要素」。 烏克蘭總統顧問更直指俄羅斯東正教會是「戰爭宣傳者」,煽動對烏克蘭人的「大規模謀殺」。儘管俄方宣佈停火,前線的砲擊並未完全停止,烏克蘭官員報告稱俄軍在停火期間仍有發動攻擊。 美國總統拜登也表示,停火提議只是讓俄軍獲得「喘息機會」。
除了宗教節日,俄羅斯也曾宣佈在紀念衛國戰爭勝利日期間實施停火。 2025年4月28日,俄羅斯宣佈為紀念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將於5月8日至11日期間暫時停火。 俄方期望烏克蘭能響應此舉,但同時警告若烏方違反停火,俄軍將有效回應。 俄方表示,願意在無前提下進行和平談判,以消除烏克蘭危機的根源。 烏克蘭方面對此表達質疑,認為如果俄羅斯真心希望和平,就應該立即停火,而不是等到特定日期,並且停火時間應至少持續30天。 美國白宮方面也重申,總統特朗普希望看到永久性停火,而非暫時性的暫停。
過往的停火嘗試,包括復活節期間的短暫停火,最終都未能實現全面且持久的和平,雙方互相指責對方違反協議。 俄烏戰爭持續至今已超過三年,期間經歷了多次你進我退的膠著狀態。 儘管曾有談判環節,但由於俄烏雙方及相關大國各有堅持,和平進程面臨重重困難。
停火的表象與現實的衝突
每次停火的宣佈,都伴隨著對其真實意圖的質疑。是出於真正的人道主義考量,還是為了戰略上的調整和準備?從過往的經驗來看,單方面宣佈的停火往往未能獲得全面遵守,衝突在「停火」期間仍有發生,這讓烏克蘭及其盟友對俄方的誠意表示懷疑。
儘管有停火的宣佈,但要實現真正的和平,需要衝突雙方放下武器,進行有意義的談判。目前,談判仍面臨領土等敏感問題的挑戰,各方的堅持使得達成持久停火與和平協議變得異常艱難。每一次的停火嘗試,無論其背後的真實動機如何,都提醒著人們衝突的持續以及和平之路的漫長與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