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傳媒行業的瞬息萬變與數位化浪潮,讓年輕世代對新聞工作既憧憬又陌生。香港電台推出的《傳媒初體驗2024》以實戰導向揭開行業面紗,透過業界導師指導、限時製作挑戰及職場實習,為中學生鋪設一條從校園到專業現場的橋樑。此節目不僅是技能培訓平台,更成為觀察香港青少年媒體素養發展的重要窗口。
—
實務工作坊:從理論到操作的蛻變
節目首集聚焦「傳媒新星追夢起程」,由資深媒體人親授採訪技巧與器材操作要訣[1]。參與學生需在短時間內掌握導演分鏡、主持節奏控制及非線性剪輯等專業技能,例如使用港台設備完成限時新聞片拍攝[3]。這種高壓模擬訓練反映真實媒體環境特性——根據YouTube頻道內容顯示,參賽隊伍需即日完成拍片、剪輯與交片流程[3],考驗團隊協作與臨場應變能力。工作坊設計特別強調「做中學」,例如透過校園電視台常見的突發事件模擬報導,培養學生判斷新聞價值的敏銳度。
—
賽制革新:壓力下的創意迸發
本屆最大亮點在於引入競技元素的全新賽制。八支隊伍需在限定主題下進行創作比拼,評審標準涵蓋內容深度、敘事結構及技術執行力[3]。從宣傳片可見,參賽者面臨題材選擇取捨(如社會議題vs.生活小品)、設備故障應對等現實挑戰[2][3],這些情境設計直指傳媒工作者日常困境。節目組更安排跨隊合作環節,要求學生互評作品並提出改進方案[1],此舉有助建立批判性思考與接受反饋的職業態度。
—
職場試煉:鏡頭外的真實碰撞
入圍者將進入香港電台進行實習體驗[1],直面採訪遭拒、趕截稿死線等職場現實。據Instagram活動紀錄顯示,「分享交流會暨頒獎禮」邀請業界代表點評作品盲點(如過度戲劇化損害公信力)並分享危機處理經驗[4]。這種產學接軌模式使學生提前適應行業生態——例如學習平衡創意表達與客觀報道原則的矛盾關係。值得關注的是節目組刻意保留部分「失敗案例」片段(如採訪提問失焦),藉此破除對傳媒工作的浪漫化想像。
—
結論
《傳媒初體驗2024》跳脫傳統職業導向節目的框架,通過三重維度建構青少年媒體認知體系:技術層面的硬實力培養、心理層面的抗壓訓練以及倫理層面的價值觀塑造。當AI生成內容衝擊資訊可信度的時代背景下(參考同期節目《識多一點點》探討無障礙資訊議題)[5],這類深耕在地經驗的媒體教育實踐更顯珍貴。未來若能擴大跨校際交流規模並引入沉浸式科技教學工具(如VR虛擬採訪場景),或可進一步提升人才培育成效。(全文約780字)
資料來源:
[1] www.rthk.hk
[2] www.youtube.com
[3] www.youtube.com
[5] www.rthk.hk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