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島東區的購物生態即將迎來一場小小的變動。座落於小西灣藍灣廣場的「驚安之殿堂」DON DON DONKI 分店,據報將於二零二五年五月三十一日結束營業,這無疑為該區居民帶來些許不便與失落感。這家自二零二一年二月開業、面積逾兩萬平方呎的分店,在過去四年扮演著社區重要購物據點的角色,其結業的消息,不僅是單一店舖的營運變化,更折射出當前香港零售市場的起伏與挑戰。
社區據點的告別:小西灣DONKI的緣盡
DON DON DONKI,這個來自日本、以其「驚安」價格和獨特陳設聞名的零售品牌,自二零一九年登陸香港以來,便以積極的擴張姿態快速滲透各區,成為港人日常購物及尋找新奇商品的目的地。 小西灣藍灣廣場分店的設立,正是其深入社區策略的一環,為港島東這個相對成熟的住宅區注入了日式購物的活力。然而,這段持續了四年、超過兩萬平方呎空間的故事,即將劃上句號。 官方回應指出,是次結業主因是「租約期滿」。 在告別之前,該店也如同許多即將結束營業的零售商戶一樣,推出了「感謝祭」促銷活動,部分商品折扣低至半價,希望能以優惠回饋四年來支持他們的街坊,並消化庫存。
零售寒冬下的挑戰與調整
小西灣DONKI的結業,雖然官方解釋為租約期滿,但在現時香港零售市道持續面臨挑戰的大環境下,難免引發對市場狀況的關注。過去幾年,從疫情衝擊到消費模式轉變,香港的零售業經歷了不小的波動。儘管DONKI母公司日本泛太平洋國際控股(Pan Pacific International Holdings)的中期業績顯示,其亞洲區業務在去年第二季度末段客流量有所回升,但整體同店銷售仍受到銷量下跌的拖累,亞洲區業務的經營利潤能力亦有所下降,導致集團放緩在區內的擴張步伐。 在此背景下,即使是曾經積極擴張的DONKI,也可能需要根據各分店的表現、租金成本以及市場變化進行策略性調整。租約期滿可能是一個自然的時機,讓企業重新評估該點位的效益與潛力。
值得注意的是,DONKI在香港不僅經營超市業務,也曾涉足餐飲。其旗下的「鮮選壽司」餐廳,自二零二一年起亦曾開設多家分店,包括在小西灣藍灣廣場。然而,這些壽司店的經營似乎並不如超市般順遂,部分分店評價平平,去年更有數間結業,目前僅餘一間分店仍在營運。 這或多或少反映出,在競爭激烈的香港市場,即使是強勢品牌,跨足不同業務領域也需要面對各自的挑戰,並非所有嘗試都能一帆風順。
DONKI在港的佈局與未來展望
儘管小西灣分店即將結業,DONKI在香港的整體佈局依然龐大。根據其官方網站資料,撇除即將關閉的小西灣店,DONKI在香港仍維持著十間分店的規模,分佈於港九新界多個核心地段及社區。 這顯示出品牌並非全面撤退,而可能是在進行門店網絡的優化。官方亦表示,正積極尋找合適的新店舖位,目標是面積一萬平方呎起的大型商舖,這預示著DONKI仍有繼續在港物色擴張機會的意願,只是策略上可能變得更為謹慎,更側重於尋找具有更高潛力或更符合其營運模式的據點。
對於受影響的小西灣分店員工,DONKI表示將致力於根據員工意願及公司需要,提供調職或其他離職安排,力求將事件對員工的影響減至最低,這也是企業在面對店舖調整時應有的社會責任體現。
結尾:一扇門的關閉,下一步在哪?
小西灣DONKI的結業,對於習慣了在其廣闊空間中尋覓日式商品的街坊們而言,無疑是生活便利性上的一個小小的損失。然而,在商業世界裡,店舖的開設與結業是常態。租約期滿是一個合理的商業理由,也可能是企業在當前零售環境下進行策略調整的體現。 DONKI在香港的整體存在並未動搖,且仍在積極尋找新的發展機遇。 這扇門的關閉,或許預示著品牌在香港的下一步將如何落子,是繼續深耕社區,還是轉向更具規模或更高人流的商圈?這一切都將是市場繼續關注的焦點。而對於小西灣的居民來說,則或許意味著需要重新規劃他們的購物路線,或期待未來有其他新的商業形態能填補這個空間,為社區帶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