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重返南韓!用戶可拒資料傳送中國

數位浪潮下的隱私之錨:DeepSeek重返南韓市場的數據保衛戰

人工智慧(AI)的發展一日千里,它不僅帶來了便利與創新,同時也伴隨著對個人資料與隱私的深切擔憂。當中國AI新創公司DeepSeek在經歷一段暫停服務後,重新於南韓應用程式市場上架,並宣布用戶可以拒絕將資料傳送至中國內地時,這不僅是一個商業行為的調整,更是全球數位主權與個人隱私權博弈下的一個縮影。這項改變背後的原因複雜,影響深遠,值得我們深入剖析。

初次試水遇逆風

DeepSeek作為中國AI領域備受矚目的新星,其大型語言模型推出後,在技術上展現了一定的實力,迅速吸引了全球目光。今年一月,DeepSeek試圖開拓南韓市場,將其應用程式上架供當地用戶下載使用。然而,好景不常,南韓個人資訊保護委員會(PIPC)很快對DeepSeek的數據處理方式提出了質疑。 PIPC的調查發現,DeepSeek在未經用戶明確同意的情況下,將包括設備資訊、網絡資訊、應用程式資訊以及用戶輸入的AI提示內容(Prompts)等個人資料,傳輸到了位於中國和美國的數家公司,其中包含與字節跳動密切相關的火山引擎。

這種未告知且未經同意的資料跨境傳輸行為,顯然違反了南韓嚴格的個人資訊保護法規。 隨後,PIPC向DeepSeek發出了整改建議,要求其立即刪除已傳輸的AI指令內容,並必須為未來的個人資料跨境傳輸建立合法的依據。 在這波監管壓力下,DeepSeek的應用程式於今年二月在南韓應用程式商店被暫停下載,直到其證明符合當地法規為止。 除了南韓,這類數據安全和國家安全疑慮也讓DeepSeek在台灣、澳洲、義大利和美國等多國政府機構面臨禁用或限制使用的情況,這反映了全球對於AI工具潛在數據風險日益升高的警惕。

痛定思痛後的策略轉變

面對南韓監管機構的調查與要求,以及應用程式被下架的商業損失,DeepSeek選擇配合而非對抗。經過約兩個月的暫停服務,DeepSeek於今年四月下旬重新在南韓市場上架。 這次重返,DeepSeek做出了一個關鍵的調整:推出韓文版的《個人資訊處理方針》,並明確增加了關於南韓用戶個人資訊處理的規定。

最受矚目的改變是,DeepSeek在其修訂後的隱私政策中明確標明,公司會將用戶個人資訊轉移至位於中國和美國的指定公司,但同時賦予了南韓用戶拒絕轉移個人資訊的權利。 這項「用戶可拒絕資料傳送內地」的選項,直接回應了南韓監管機構對於數據跨境傳輸合法性的質疑,試圖在合規的基礎上重建用戶信任。 DeepSeek向南韓個人資訊保護委員會解釋,此前將資料傳輸至火山引擎是為了改善用戶體驗,並表示已從四月十日起停止傳輸用戶輸入的AI提示內容。 PIPC對此表示,DeepSeek是「自願」決定重新上架,並至少部分反映了機構的建議。

數據隱私與市場准入的平衡術

DeepSeek在南韓市場的這一波折,深刻體現了當代科技企業在跨國營運時,必須面對的複雜挑戰,特別是關於數據隱私和本地法規遵循的問題。在AI技術高度依賴數據進行訓練和優化的背景下,如何在全球範圍內合法、透明地處理用戶資料,成為決定企業能否順利拓展海外市場的關鍵。

對於南韓用戶而言,DeepSeek新增的拒絕資料傳輸選項,看似提供了更多的自主權,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對於個人資料可能被未經同意傳輸的擔憂。然而,用戶是否真正理解選擇拒絕後可能對服務體驗產生的影響,以及DeepSeek如何確保拒絕後資料的徹底隔離與刪除,這些細節仍有待檢視。此外,儘管DeepSeek表示已停止傳輸AI提示內容至火山引擎,並承諾遵守南韓法律,但過去未經同意傳輸的行為已經引發了監管機構和用戶的不信任。未來DeepSeek需要採取更多實際行動來證明其對數據隱私的承諾。

對於DeepSeek而言,提供拒絕數據傳輸的選項是一種市場策略,也是對監管壓力的妥協。在競爭激烈的全球AI市場中,尤其是在數據隱私意識較高的國家,缺乏透明且合規的數據處理政策,將嚴重阻礙其發展。重新上架並做出調整,表明DeepSeek渴望重獲南韓市場的用戶,並願意為此付出合規的努力。這也為其他計劃「出海」的中國AI企業提供了一個案例:面對不同國家的數據隱私法規,標準化的全球政策可能不足夠,必須進行本地化調整,甚至提供讓用戶掌握數據去向的選項。

全球監管趨嚴下的產業縮影

DeepSeek在南韓的經歷,是全球各地加強對跨境數據流動和個人隱私保護監管大趨勢的一個縮影。隨著各國紛紛推出或強化自己的數據保護法規(例如歐盟的GDPR、南韓的PIPA、中國的PIPL等),科技企業在全球範圍內收集、處理和傳輸數據面臨越來越多的限制。 特別是涉及AI這種高度依賴數據的技術,其訓練數據的來源、處理方式、以及用戶互動產生的數據如何被使用和儲存,都成為監管關注的重點。

地緣政治緊張和對國家安全的擔憂,也使得數據的跨境傳輸問題更加敏感。一些國家擔心其公民的敏感數據被外國政府或企業用於不當目的,因此對數據的本地化儲存和處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DeepSeek作為一家中國公司,其數據處理行為自然會受到更嚴格的審視,特別是考慮到過去一些中國科技公司在數據處理上的爭議歷史。

總而言之,DeepSeek重新在南韓上架並允許用戶拒絕資料傳送內地的決定,是其在面對嚴格監管和市場壓力下的應變策略。這凸顯了在複雜的國際環境中,AI企業必須高度重視數據隱私和本地法規遵循,才能在全球市場中站穩腳跟。這不僅關乎技術實力,更是一場關於信任、透明度和負責任創新的考驗。未來的AI競爭,數據合規與隱私保護的重要性將與技術創新並駕齊驅,共同塑造產業的未來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