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經濟學人》雜誌總編詹尼·貝多斯的觀點,以及其他專家的分析,關稅戰可能對美元的主導地位產生以下影響,甚至可能引發美元危機:
關稅戰如何削弱美元主導地位
引發美元危機的可能性
- 《經濟學人》總編詹尼·貝多斯認為,美國關稅政策正在削弱美元在金融市場的影響力和主導地位,甚至可能引發「美元危機」。隨著投資者長期撤出資產,可能在某個時候面臨嚴重的美元危機,這將是災難性的。
- 一些華爾街人士警告,川普政府採取的強硬關稅策略,可能對美國市場造成持久性的影響。具體而言,美元作為可靠「避風港」的地位已經受損,在全球儲備貨幣的角色也日益顯得不確定。
美元貶值的潛在後果
- 進口成本增加:美元貶值可能增加美國購買外國商品的成本,導致通膨壓力上升。
- 利率上升:美元貶值可能導致房貸和信貸等利率上升,增加美國民眾的財務負擔。
- 資金外流:如果美元持續貶值,可能降低美國資產的吸引力,導致全球資金加速撤離美國市場。
其他專家的不同觀點
- 瑞穗金融集團經濟學家里邱托認為,投資人擔心關稅措施引發通膨,才會導致美元匯率貶值,與對美國失去信心無關。
- 加拿大皇家銀行財富管理固定收益投資組合策略師 Atul Bhatia 認為,任何擺脫以美元為全球商業中心體系的轉變都不會在一夜之間發生。
其他可能影響美元地位的因素
- 聯準會(Fed)政策:聯準會的貨幣政策,如降息或量化寬鬆,可能影響美元的價值和投資者對美元的信心。
- 地緣政治風險:地緣政治衝突和不確定性可能促使各國增加黃金儲備,減少對美元的依賴。
- 替代貨幣的出現:人民幣等其他貨幣的崛起,以及數位貨幣的發展,可能對美元的地位構成挑戰。
結論:
關稅戰確實可能削弱美元的主導地位,甚至引發美元危機,但影響程度和具體後果仍存在不確定性。多位專家都認同,美國的關稅政策可能削弱美元在金融市場的影響力和主導地位。此外,全球經濟格局的變化、各國央行的政策調整,以及新興貨幣的崛起,都可能對美元的未來產生重要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