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與港校共探新時代創新人才培養新路徑

哈爾濱工業大學(哈工大)與香港多所高校近期攜手舉辦創新人才培養協作研討會,旨在探索新時代背景下創新型人才培養的新路徑。隨著全球科技迅速發展及國際競爭日益激烈,培育具備跨領域能力和國際視野的複合型人才成為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此次合作不僅彰顯了兩地高校在教育理念和科研實力上的互補優勢,也為推動粵港澳大灣區乃至更廣泛區域的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注入強勁動力。

此次研討會於2025年4月25日在深圳深港國際科技園舉行,參與單位包括哈工大、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理工大學及香港城市大學等多所知名院校[3]。會議聚焦工程科技、人工智能、航天技術以及綠色低碳等前沿領域,雙方共同探討如何通過資源共享和開放合作,加強人才培養體系建設,以應對未來社會和產業發展的挑戰[2]。

深化跨地域合作,共建創新生態

哈工大全面貫徹“特色辦學”理念,致力於打造具有世界影響力的高水平研究型綜合性大學。在此基礎上,與香港高校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不僅涵蓋人才培養,更延伸至科學研究及教學方法革新[1]。雙方通過定期交流研討,有效整合各自優勢資源,共同推進課程設計改革,引入更多實踐環節和跨界融合內容,使學生能夠在真實場景中鍛煉解決問題的能力。

此外,此次協作還促進了科研項目的聯合申報與執行,加快了技術成果轉化步伐。例如,在人工智能應用方面,兩地專家團隊攜手攻克核心算法瓶頸,提高智慧製造、自動駕駛等領域的技術水平;而在綠色低碳技術上,也積極探索可持續發展方案,以助力國家雙碳目標達成[2][3]。

聚焦複合型人才培養模式革新

面對未來產業結構變革,高校普遍認識到傳統單一專業教育已難以滿足市場需求。此次研討會特別強調“複合型”人才的重要性,即學生不僅要掌握扎實專業知識,更需具備跨界整合能力及創新思維[2]。哈工大的副校長帥永以《能力導向的工程教育探索與實踐》為題分享經驗,他指出:“面向金磚國家合作的新格局,我們必須提升學生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的綜合素質。”這種以能力為核心導向的人才培養模式,是未來高教改革的重要方向[5]。

透過引入項目制教學、多元評價機制以及企業參與課程設計,不僅提升學生理論水平,更加重視其團隊協作、溝通表達及自主創新的軟技能。此外,多校聯盟還將搭建更多交流平台,如暑期科研營、高端論壇等,使師生有機會接觸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新思想、新方法,有效拓寬視野。

促進區域協同發展,共築未來競爭優勢

粵港澳大灣區是中國重要經濟增長極,其內部城市間的人才流動和資源共享日益頻繁。在此背景下,高校間深化合作尤顯關鍵。一方面,可借助深圳深港科園這樣的平台,把握政策紅利,加速成果轉化;另一方面,也能形成更加緊密的人才供給鏈條,有效支撐本地乃至全國戰略性產業布局[3][2]。

從長遠看,此類跨地域、高層次的人才聯盟將推動形成開放包容、多元共榮的大灣區教育格局。不僅有助於吸引海內外優秀青年投身科研事業,也將催生更多原始創新的突破點,提高中國在全球科技競賽中的話語權。此外,此舉亦符合當前中國高教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大趨勢,是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一流高校群體的重要一步。

總結而言,哈工大與香港多所頂尖高校攜手共探新时代创新人才培养路径,是順應時代需求的一次重要嘗試,也是深化粵港澳融合發展戰略落地的重要標誌。透過加強交流互鑒、推進課程改革以及促進科研協同,不但能夠有效提升青年學生綜合素質,更將為我國乃至全球提供持續穩定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在未來,希望這種模式能夠得到更廣泛推廣並不斷完善,共同塑造更加充滿活力且富有競爭力的新時代高等教育生態系統。

資料來源:

[1] news.hit.edu.cn

[2] www.wenweipo.com

[3] www.huaue.com

[4] news.hit.edu.cn

[5] www.tkww.hk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