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菲「肩並肩」年度軍演分析報告
導言
美國與菲律賓於2025年4月21日至5月9日舉行年度「肩並肩」(Balikatan)聯合軍事演習。本次演習不僅規模擴大,更首度在靠近台灣的菲律賓島嶼部署先進反艦導彈系統,引起國際高度關注。中國對此表達強烈反對,認為此舉破壞地區穩定。本文將深入分析本次軍演的戰略意涵、部署的反艦導彈系統,以及各方反應,並探討其對區域安全格局的影響。
軍演背景與目的
年度例行演習: 美菲「肩並肩」軍演始於1982年,是兩國最重要的年度常規聯合軍演。1995年至1998年間一度中斷,1999年恢復後延續至今,今年為第40屆。演習旨在強化美菲聯盟,提升協同作戰能力,並維護區域和平與安全。
演習目的轉變: 早期演習主要應對菲律賓境內的恐怖威脅和自然災害,近年來則轉向應對外部威脅和高端戰爭。今年的演習重點是首次開展「全面戰鬥測試」,全面檢驗現有作戰計劃、條令和程序。
美菲共同防禦承諾: 美國海軍陸戰隊中將賽德霍姆表示,演習是履行美菲共同防衛承諾的一部分,是太平洋最長久的條約義務。美方稱今年的「肩並肩」是「全面作戰測試」,展示兩國維護區域和平與安全的能力。
先進反艦導彈系統部署
首次部署: 本次軍演最大的亮點是美國首次在靠近台灣的菲律賓島嶼巴丹島部署先進反艦導彈系統。巴丹島位於菲律賓北部,距離台灣僅百餘公里,具有重要戰略價值。
海軍陸戰隊遠征艦艇攔截系統(NMESIS): 美軍部署的是有「反艦殺手」之稱的「海軍陸戰隊遠征艦艇攔截系統」,搭載Mk-41垂直發射系統,可發射陸基戰斧巡航導彈,具備高機動性和靈活部署能力,能在多域作戰中提供遠程打擊支援。
戰略意涵: NMESIS部署在巴丹群島,可有效控制巴士海峽和巴林坦海峽,對潛在敵對勢力形成威懾。該系統的射程涵蓋台灣南端,若與其他系統配合使用,可進一步提升區域拒止能力。
各方反應
中國: 中國對美菲軍演表達強烈反對,認為其破壞地區戰略穩定。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表示,台灣問題純屬中國內政,堅決反對任何國家以台灣問題為藉口強化區域軍事部署,挑動緊張對抗,破壞區域和平穩定。
菲律賓: 菲律賓軍方表示,演習旨在加強因應當前安全挑戰的準備,提升保衛領土的能力。菲律賓官員強調,所有防衛訓練完全符合《美菲共同防禦條約》。
美國: 美國太平洋戰區陸戰隊司令葛林表示,今年的肩並肩演習將是一場「全面戰鬥測試」,展示美菲兩國維護區域和平與安全的能力。
對區域安全格局的影響
加劇緊張局勢: 美菲軍演,特別是在靠近台灣的敏感地區部署先進武器,無可避免地加劇了區域緊張局勢。中國可能採取相應的反制措施,導致地區軍事競爭升級。
強化美國聯盟體系: 美菲「肩並肩」軍演不僅是雙邊合作,也吸引了澳洲、日本等其他國家的參與,顯示美國正致力於強化在亞太地區的聯盟體系,構建更具聯動性的區域反介入體系。
影響台灣安全: 美菲軍演的地點和演習科目,都顯示其對台灣海峽的關注。儘管美菲官方聲稱演習不針對特定國家,但若台海發生衝突,相關規劃想定也大致如此。
結論
美菲「肩並肩」年度軍演在近台灣島嶼部署先進反艦導彈系統,是美菲軍事合作的重要里程碑,也反映了美國對印太地區安全局勢的重視。此舉雖有助於提升區域嚇阻能力,但也可能加劇地區緊張局勢。各方應保持克制,通過對話和協商解決爭端,共同維護區域和平與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