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濟各哀悼期:周六起九天

梵蒂岡已宣布,自教宗方濟各的葬禮(4月26日)起,將展開為期九天的哀悼期,稱為「九日祭」(Novemdiales),至5月4日結束。

九日祭:向教宗致敬的莊嚴儀式

在天主教會的傳統中,當教宗逝世,便會進入一個哀悼期,其中最受矚目的便是「九日祭」。這個習俗源自古老的基督教和羅馬文化,代表著連續九天為逝世的教宗舉行彌撒,祈求其靈魂安息。

歷史悠久的傳統

「九日祭」的歷史可追溯至數個世紀前,它仿效了古羅馬時期為逝者舉行的九日喪葬儀式。這項傳統不僅是對逝者的尊重,也是信徒表達哀思和祈禱的方式。

哀悼期的開始與結束

根據教會法規,哀悼期在教宗逝世後立即開始,同時也象徵著「宗座出缺」(sede vacante)的開始。而「九日祭」則於教宗葬禮當天正式展開,並在隨後的九天內持續舉行彌撒,直到5月4日。

葬禮前的準備

在葬禮前的幾天,教宗的遺體會停放在聖伯多祿大殿,供信徒瞻仰和致敬。

隆重的葬禮儀式

教宗的葬禮通常在逝世後的第四至第六天舉行,地點選在聖伯多祿大殿或聖伯多祿廣場,由樞機團團長主持。方濟各教宗的葬禮已確定於4月26日上午10點(羅馬時間)舉行。葬禮的儀式遵循《羅馬教宗葬禮禮儀》,這是梵蒂岡官方的教宗葬禮禮儀文本,並在2024年應方濟各教宗的要求進行了更新。

在葬禮中,教宗的遺體會被安放在一個簡樸的木製棺材中,棺材內襯鋅,臉部則覆蓋著絲綢面紗。

樞機團的集會

在九日哀悼期期間,來自世界各地的樞機主教們會齊聚羅馬,舉行一系列的「總體會議」。在這些會議中,各潛在的教宗候選人會闡述他們對教會的願景,並規劃他們認為教會應該發展的方向。

選出新教宗

「九日祭」結束後,教會將正式啟動選舉新任教宗的程序。樞機主教們會在西斯汀小堂舉行教宗選舉秘密會議,選出聖伯多祿的繼任者。按照慣例,選舉會議通常在教宗逝世後約15天開始。

全球的哀悼

在聖伯多祿大殿的鐘聲響起時,世界各地的天主教徒都會停下腳步,共同緬懷方濟各教宗的一生和貢獻。梵蒂岡的旗幟將降半旗,聖伯多祿大殿的銅門也會關閉,以表達對教宗的哀悼。

方濟各教宗的遺願

大多數的教宗都選擇安葬在聖伯多祿大殿的地下,但方濟各教宗表示,他希望被安葬在羅馬的聖母大殿(Santa Maria Maggiore)。此外,他也要求使用簡樸的木製棺材。在葬禮上,載著教宗棺材的隊伍將穿過主祭壇左側的「死亡之門」,並伴隨著一聲鐘響。隨後,棺材將從聖伯多祿大殿移往羅馬的聖母大殿安葬。

繼任者的挑戰

在哀悼期結束後,樞機主教們將齊聚一堂,選出一位新的教宗,帶領天主教會繼續前進。新教宗將面臨許多挑戰,包括應對全球性的社會問題、促進教會內部的團結,以及引領信徒在現代社會中活出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