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再次當選後,其推行的關稅政策在全球經濟中掀起波瀾。不僅對全球供應鏈造成衝擊,更引發了對主要經濟體增長前景的擔憂。近期,德國政府的最新經濟預測顯示,在持續的關稅戰背景下,德國經濟可能在2025年陷入停滯,這也反映出全球貿易環境的不確定性對歐洲經濟的影響日益加深。
德國作為全球重要的出口大國,其經濟增長高度依賴國際貿易。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特別是針對中國和歐洲的關稅措施,直接影響了德國的出口競爭力。根據香港01的報導,消息人士指出,新的預測是基於關稅戰背景下德國面臨的發展不確定性,預計2025年出口將下降2.2%,較2024年的下跌1.1%幅度進一步擴大。這意味著德國企業將面臨更大的出口壓力,投資意願可能受到抑制,進而影響整體經濟增長。不僅如此,台灣中央社的報導也指出,美國關稅措施正在推升物價、干擾供應鏈,並衝擊實質收入,這些因素都將對德國經濟產生負面影響。
除了出口下滑,關稅政策還對企業信心造成了打擊。Yahoo財經引述岑博智的分析,關稅對企業信心的衝擊相當於企業所得稅率翻倍。這種不確定性使得企業在投資和擴張方面更加謹慎,甚至可能延遲或取消原有的計劃。此外,特朗普政府政策的頻繁變動也導致企業難以制定長期的發展戰略,增加了經營風險。Anue鉅亨的報導更指出,若現行關稅政策持續五年,美國GDP年均成長率將跌破1.5%,失業率重返7%以上,這也暗示了美國經濟本身也將受到關稅政策的負面影響,進而波及全球經濟。
面對日益嚴峻的外部環境,德國企業正在積極尋求應對策略。大公文匯網報導,香港商界也積極開拓新興市場,以分散風險,降低對美國市場的依賴。然而,開拓新興市場需要時間和資源,短期內難以完全彌補美國市場的損失。此外,國際貿易的複雜性也使得企業在尋找替代市場的過程中面臨諸多挑戰。華府智庫的估計也顯示,2025年全球實質GDP成長僅為2.7%,2026年為2.8%,低於去年的3.2%,這表明全球經濟增長正在放緩,德國經濟面臨的挑戰也將更加嚴峻。
總而言之,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對全球經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德國作為全球貿易的重要參與者,其經濟增長受到關稅政策的直接衝擊。在出口下滑、企業信心受挫和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下,德國經濟在2025年可能陷入停滯。面對這種局面,德國企業需要積極調整戰略,開拓新興市場,並尋求政府的支持,以應對日益複雜的國際貿易環境。同時,國際社會也應加強合作,共同維護多邊貿易體系,以促進全球經濟的穩定和繁榮。